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最近,题为《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络热传。
▲文章截图 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文中追问:既然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职能部门治理房地产行业乱象之时,能否回应公众关于公摊面积乱象的关切? ▲《新华每日电讯》截图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什么? 几乎在中国,所有人买房都会面临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这就是公摊面积问题。 比如说一个朋友买房,假设他买的是90平方米的房子,有可能他实际拿到手的房子可以居住的面积有可能只有70多平方米,甚至如果是高层电梯房的话,这个面积可能只有60多平方米,那么这么多面积的差额是什么呢?这就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的前世今生 从1998年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由购房者分摊购买的共有建筑面积,就因不符国际惯例、现有法律法规没有设定上限等问题一直为人诟病。近年来,随着商品房价格攀升,部分开发商更利用普通购房者对公摊面积缺乏深入了解与测算能力,不断推高公摊面积和公摊系数,使之快速上涨并超过了30%。2010年,山东高密某楼盘推出后的公摊系数甚至超过52%,使购房者很受伤。 那么,公摊面积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在各种资料中,关于公摊面积的来源几乎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但全世界只有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使用公摊面积计算房屋面积。国内媒体上首次出现关于公摊面积的论述是1996年的一次法学期刊上出现的,涉及到一次法律官司,讲述的是1993年的一起房地产交易纠纷,那么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1993年之前就已经有了公摊面积这个情况。(转) 对公摊面积你怎么看,你买的房,公摊面积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