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赶在周二下班就立即去找这一家好吃的,因为朋友推荐,所以来之前就已经备好单反,准备拍一波美食。这次二妮和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桥头排骨”。为啥叫这个名字,好像还有一个典故,后文分享~~~
我可以说来之前根本不知道桥头排骨是什么可以吗?但有排骨两个字就已经足够吸引我了,先不管,我先去。穿过繁华的西街(这也是池州最繁华的街道) 再走过大街小巷(应该是大街小巷了~~~)
找到今天的小吃主角
桥头排骨 ☟☟☟
点了一份,忘记是中份大份了,反正15元,量还是挺多的,先从色泽说起吧,面粉裹着的表面炸的金黄,脆脆的,并且铺撒了一层辣椒粉,看着好像是没有的感觉,老板介绍说,辣椒不是很辣。
但是我也只要了一份微辣(这个特写的图是能看到,撒的盐什么的吧,)大概是点微辣点习惯了吧。不过之所以这样点还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要从味道说起了,因为是腌制好的排骨,所以味道肯定是入味的了,如果表面粘了很多辣椒的话,在咀嚼排骨的时候就会让辣味减弱排骨的香味。(我自己是这样吃的,哈哈哈) 具体从口感上来说呢,虽然说是排骨,但是肉还是挺多的,有的地方还有脆 骨。我吃的时候,是一整个放进嘴巴里面,吃完肉,还能嗦嗦排骨的那种,挺香的。 因为朋友推荐,所以我还点了一份 肉条 XX肉条 (什么肉条,我真忘记了) ☟☟☟
这个肉条,我点了一份小份的13元,虽然是小份,但是分量对于我来说足够,我不是太能吃的那种,可能还加上我点了一份排骨吧。
肉条还可以选择口味,我选择朋友推荐的甘梅味的,还有椒盐味的(我没买这个)怎么来形容呢?反正吃第一口的时候没吃出来啥叫甘梅味,来回交换着吃排骨和这个肉条,才让我发现这个是有一点甜甜的感觉,但是不太明显。不过味道还是在线的。
然后就是....每一条都很大...我单反的镜头装不下,但是我也强调我是单手持相机一个人拍的。肉条吃起来很过瘾,不是单一的全是肉,也不是单一的全是面。有滋味,推荐。
制作这份美食的就是是一对小夫妻,一个负责炸,一个负责调味,画面很暖~
说完了自己买的美食,再说一下店内环境吧,毕竟吃的地方环境也挺重要,西面的墙上的文字我很喜欢。“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好像大学那会,大家都特别喜欢。个中意思看个人理解吧。
鹅黄色与天蓝色还有原木色是我喜欢的简单颜色,传说这中的性冷淡风?这样的小环境,很适合一个人或者结伴两个人来吧。
好啦~~~~就分享到这里吧,喜欢美食的可以关注我啊。后期继续分享池州的美食~~~
还有一个典故,差点忘了 这是一个典故
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太祖朱元璋之命修建山海关。一天,徐达兴致勃勃带领随从四处逛游,不觉间来到一河边桥头。微风吹来,阵阵飘香扑鼻,大家顿觉食欲难耐,闻香寻去,但见桥头檐下有一简陋木棚, 香味从内传来,入内再看,内有一妇人正在炸肉、炸排骨,有俩少儿在侧辅助。徐达忙命人买来些坐下就吃,顿时香味四溢,连连称赞!食后手指留香,越吃越爱吃,不觉已连吃几斤,仍意犹未尽。于是喊来妇人问话。妇人道,原是后元官宦人家,因战乱元灭,家人离散,不得已自身携子逃难到此。原在官邸时跟家厨学过炸肉秘方,如今凭此以卖炸肉为生。徐达道,你原乃大户妇人,现却能炸肉为生养育子女,甚为难得,令人敬佩。于是命人去取笔墨,写下:"桥头排骨,美誉山海"赠与妇人,成为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