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18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11-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王珺,1991年2月6日出生在安徽省池州市一个农村家庭。她父亲在政府机关工作,在家排名老大,一直用自己的工资支援弟妹上学,帮父母承担着整个家庭的责任,工作十多年居然没有存款。她母亲是幼儿园老师,为人师表,知书达理,她没有嫌弃爱人的家庭条件,她把对爱人的爱默默地转为对他的理解支持。因此,王珺出生后一直生活在家境贫困,经济十分拮据的家庭。小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服是件十分兴奋的事;能吃上红烧肉、鸡等菜,象是过年过节一样高兴;过生日吃上两个荷包蛋,她都感到很知足。但是,她的童年和少年是快乐的。她父母是个孝子,为人处事处处为他人着想。父母的这种人格魅力从小就时刻感染着她,因此,她性格活泼开朗,非常懂事,对老人十分孝顺,对家人非常亲,对他人非常有礼貌,有爱心。在家,她不仅是父母生命中惟一的掌上明珠;也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肝宝贝,更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王珺开始上幼儿园(贵池幼儿园)的时候,外公外婆把她接到城里,从此她成了他们的心肝,只要家里有好吃的,都要留给她吃。这里,我要对她外公外婆表达感激之情,是他们给了珺珺一段美好生活。刚到城里,有时她想爷爷奶奶,哭着让爸妈带她回来,她爸妈总是随着她。她七岁时到贵池实验小学读小学,十二岁时到贵池杏中读中学,十五岁时到贵池中学读高中,十九岁时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王珺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既孝顺,又有爱心。上小学和初中时,几乎每个周末她都要回到农村,有时下雨天也要回来,看看爷爷奶奶。每次珺回来,家里人都十分高兴,象是过年一样弄些好吃的,这是我们家平常生活中最令人快乐的事。上大学后,她每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特别是自去年爷爷去世后,她一直牵挂着奶奶。奶奶眼睛看不见,行动不方便,怕她在家一个人伤心、孤单,生活没乐趣,给奶奶打电话是她生活中的“必修课”。她对别人也很有爱心,从小就很关心身边的人,乐于关心帮助他人。读高一时,她的一名同学生病,珺中午不休息陪同学谈心;她一名女同学长了冻疮,珺就给她买冻疮膏;高三时,这名同学因为家离得远,珺就让她妈多做一份饭菜给这同学。
2010年9月,王珺以优异成绩考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柬埔寨语基地班,同年10月7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学校期间,王珺的表现十分活跃,她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校礼仪队、外语学院团委、英语俱乐部的骨干,还参加了红色爱心服务队,八个月无偿献血三次。 2011年端午节前夕(6月4日),学校内的家工作营志愿者协会的联系人组织13名在校学生到广西省南宁市天等县东平乡麻风病康复村,陪麻风病老人过端午,为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天等县东平乡的麻风病康复村条件十分艰苦,那里不通道路,只能步行上山;缺水缺电,只能接雨水生活;老人生活孤独,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外来人。王珺是13名自愿报名的志愿者之一。6月4日上午7时,他们乘坐大巴抵达天等,在县城购买了食品和生活用品后,他们乘坐当地一名热心人士的面包车,来到麻风病康复村所在的山脚下,徒步上山。王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上山时,遇到一大片百合花地,她和大家兴奋地跑到花丛中合影留念。6月4日下午2时,大家来到村子里只有一名老人住的“一区”。大家跟老人打招呼,和老人分食物。老人说,这里夜晚没有电,去年那个老人走了之后,她一个人夜晚听着山风的呼啸声,感到很孤寂很害怕。王珺和同伴坐下来陪老人聊天,尽管老人说的是土话,王珺听不懂老人的话,老人也听不懂她的话,但是王珺一直想办法和老人沟通着。“大概是晚上10时,我们快回到营地的时候,王珺突然一脚踩空,滑到下面两米多的地方,山上石头太多了,她的头撞上一块大石头。我们把她背上来,用帐篷和木棍搭了一副单架,4个男生一起把她往山外抬。一路上她一直说头很痛,我们花了两个小时把她送到了医院。”志愿者小邱说。6月5日上午,王珺苏醒过来,能清楚地叫出其他志愿者的名字,还喝下了一些白粥。6月5日下午,王珺的父母乘飞机从安徽赶往南宁,不料在登机途中,噩耗传来:王珺的病情突然恶化,于当天下午6时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爱心天使在关爱麻风病康复老人的志愿活动中,将自己20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广西天等山区。6月6日中午,在父母、志愿者同伴的陪伴下,王珺的遗体被送到南宁市殡仪馆。白布掩盖下的这个20岁女孩,显得十分瘦小。大家在她身边献上两束鲜花,卡片上写道:“大爱永存人间”。在网上,一名志愿者把王珺的事通过微博发出,许多网友献上小白花寄托哀思,祝愿这名有爱心的女孩一路走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