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0716|回复: 0

《池州赋》第七篇(七集历史文化电视片解说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池    州    赋
(童谣,代每集片头)
池州,
汉设县治,唐建州郡,昭明文选传承长;
舜耕尧渡,仙寓名山,秋浦仙境世无双;
平天如练,秋浦水长,升金本是鹤家乡;
新罗贵胄,卓锡九华,终证菩提成道场;
金人聚寨,严氏遁世,杏花村头春意扬;
傩戏古远,文南悠扬,京剧源自青阳腔;
人行明镜,鸟度屏风,大美池州我家乡。
第七集  人行明镜  鸟度屏风  大美池州我家乡
“贵池”是池州市府所在地,自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杨溥改“秋浦”为“贵池”至今,这一称呼已历1100余年。据清光绪九年《贵池县志·舆地志》载,明清时期,贵池郊区有十景,分别是:百牙荷风、清溪夜月、南湖烟柳、湖心古寺、六峰霁雪、齐山洞天、西庙霜枫、杏村酒肆、杜坞渔歌、贵口归帆,除“湖心古寺”因寺毁景无外,其他景点不仅存在,而且都得到了重新开发,使这昔日的自然、人文景观大放异彩。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城郊的这些景点,如今基本都是处于城市中央,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穿城而过的清溪河故道长约12公里,平均宽度为60米。随着城市的发展,河道多处被填堵,污染日趋严重。2002年,清溪河治理被列为池州市人大的一号议案,2003年,清溪河治理被池州市委、市政府列为一号市政工程正式启动,并于当年底开工建设。
清溪河治理工程总投资为3亿元,分三年三阶段实施, “彰显历史,传承文化,感悟自然,体验人文”, 以此为理念,清溪河终于成为一条历史的河,一条文化的河,一条流淌着盛赞池州“千载诗人地”优美诗篇的池州母亲河。沿河两岸的牌坊、浮雕、诗廊等是新建的,但它们却承载着池州久远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河畔晨练、散步的人们是闲适的,他们也许无暇去细细品味清溪河的历史,只是心情愉悦地置身于这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之中。只有这河上的兴济桥,默默地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这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七孔花岗岩石桥,虽然没有赶上唐宋时代而受到李白、杜牧等大诗人的赞誉,可四百余年风雨如磐,承载着明清时代池州人沉重的脚步,忍受着抗战时期日寇铁蹄的蹂躏,分享着新时期池州人脚步欢快的愉悦,他把清晨的身姿矫健、正午的阳光明媚、黄昏的舞姿曼妙和夜晚的灯火阑珊尽收眼底,并默默地将赞美和祝福送给池州这个城市和生活、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人们。
在清溪河的入江口有一座古塔,原名妙因塔,因处清溪河入江口,后更名为“清溪塔”。 清溪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即公元1601年,距今已有416年的历史了。清溪塔为楼阁式砖塔,七层八角,塔高55.7米,底层直径为12米,塔底有三门可入塔心室,一门为上塔通道,余皆为盲门。塔心室穹窿收顶,有砖阶治复壁盘旋而上,诸层内均有佛龛,内嵌佛像。清人曹殿奇登塔作《清溪塔》诗:
嶙峋高塔倚遥天,拾级凭临俯大千。
雁影下投秋浦树,渔歌遥带杜湖烟。
青苍岚影桥边合,浩渺江流槛外旋。
忆故人天际去,峭帆几片断云悬。
清溪塔可谓是饱经风霜。在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塔遭雷击;抗日战争时期,塔身一侧被侵华日军炮击,至今任残留10多处弹痕;1961年,塔顶佛钵残体被盗……1982年,地方政府对塔顶、塔脚进行了维修,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再次筹资维修,并于2003年获批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距清溪塔约1公里的清溪河畔有一座百牙山,山上也有一座塔,叫百牙塔。
明朝以前,从长江行驶的船只可直接航行到百牙山下,船运的盛行,使这里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港口街市,据说当时在这里交易的“牙行”多达数百家,故此山谓之“百牙山”,塔亦称“百牙塔”。
百牙塔建于明嘉靖十七年,即公元1538年,高34.3米,底部直径6.8米,七层六角。当地传说,清溪塔和百牙塔是师徒二人为一较技艺而同时修建。其实,清溪塔的历史比百牙塔晚了63年,根本不可能是同时修建。之所以有此传说,也许是两座塔同是阁楼式砖塔、风格相同的原因,也许是籍此传说,以表达池州人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吧。
修葺一新的百牙塔醒目、清新,由于城市的发展、高楼的兴建,站在百牙山上、甚至站在百牙塔顶,池州城已不能尽收眼底,这也许是一种遗憾,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欣慰呢?!晚风袭来,望着湖中田田的荷叶和婀娜的荷花,感受着山下广场上人们的幸福和安详,我们不禁由衷地体会到,这“百牙荷风”的美景虽历数百年,却从没有如今天这般与这座城市、与这座城市的人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池州州治于唐永泰元年(即公元765年),由石城迁至贵口,即现今的池州市府所在地贵池,约在公元1273年,元伯颜下江南,池州府治毁于战火。明正统十年,即公元1440年,时任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据称,当时的池州城将近10里,开有九华门、毓秀门、秋浦门等6门,为纪念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池州的德政,在宋朝,池州太守将秋浦门易名为“秀山门”。
解放后秀山门历史风貌已不复存在,今日的秀山门由池州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复建。
复建后的秀山门建筑面积1952平方米,长40米,城楼高19米,城墙高11.8米,有三个门洞,其中中门洞高7米,宽5米,边洞高4.6米,宽2.7米,为仿清建筑风格。与秀山门配套建设的秀山门广场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占地不大,但小巧精致,一景一物、一石一木,均通过精心设计、精雕细刻而成。园内建有池中名鳜、水绕春城、斜阳古道、卷中风景、杏雨江南、临桥秀色、西廓胜览、城垣遗址等八个景点。如今的秀山门与秀山门广场及与之毗邻的杏花村步行街,已成为一个融观光购物、历史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市民文化广场。
随着社会的变迁,贵池十景有的已赋予新的内涵,如“贵口归帆”,昔日的白帆点点已被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所代替,而在“贵口归帆”上游不远处的杜坞,这是昔日渔民们上岸的地方,由此形成的“杜坞渔歌”在文人眼里是美的,殊不知,这悠扬的渔歌饱含着渔民的艰辛与无奈,更不知,这宽阔的秋浦河阻碍了两岸交通,给贵池秋江圩内的10万民众带来极大的交通不便。1990年,当地政府修建了杜坞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如今,近三十年过去了,由于社会的发展,杜坞大桥已经不能满足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于是,在杜坞大桥上游约500米处,新建了一座“秋浦河大桥”,并于2014年10月31日正式通车。秋浦河大桥全长1068米,跨河主桥为矮塔斜拉桥,桥面宽34米,设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秋浦河大桥是济祁高速池州长江大桥连接线跨越秋浦河的控制性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建成通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贵池区秋江圩十几万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也为古老的“杜坞渔歌”注入了新的内涵。
有“贵池十景之首”美誉的齐山如今已是开放性公园,柳絮吹绵的烟柳园也早已结束了收费的历史,只有具有千年冶炼历史的六峰山,雪后初晴,依然是那么夺目。池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紧跟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前进,来到这里的人们,有着不断的惊喜与发现:
池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千载诗人地”的历史文化积淀,让这里诗更绵长、城更隽永!
池州,“安徽省文明城市”!这里花更鲜艳、人更文明!
池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这里芳草如茵、繁花似锦、绿树掩映下的城市,让这里成为天然氧吧!
池州,“全国双拥模范城”!“固我长城”是这里所有人共同的信念,军民共建已深入人心!
池州,“中国宜居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城市发展的范本!
池州,一年一度的全国绿色运动会,攀岩、自行车赛、铁人三项、国际马拉松等项目深受国内外 “达人”的追捧!
池州,一年一度的杏花节,十里杏花伴随着竞渡的龙舟,让这里成为欢乐的海洋!
池州,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热情、开放、包容的心态呼唤着八方宾朋:
来吧,开着你的宝马香车来,这里有318和G50!
来吧,坐着豪华游轮来,带着你的父母和家人!
来吧,搭乘着快速、便捷的航班来,这里的九华山机场可通往北京、上海、厦门、成都、西安、昆明、宁波、济南、广州、深圳!
来吧,来池州投资!
来吧,来池州旅游!
来吧,来池州探亲!
您来了,您就会受到热诚的欢迎!
【童音】“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大美池州我家乡。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大美池州我家乡!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