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快要过端午节了,影响最深,记忆最牢的还是少年时代过端午节的情景。尽管也没什么好衣穿,也没什么特别好的东西吃,但还是觉得那时过端午节有意思!
节前,到附近山上、江边采竹叶、芦叶。大自然似乎知道我们要过端午节包粽子一样,山上竹林里有那种矮细的专门长叶子的“料竹”供人们采摘,江边芦苇荡有丰盛的芦叶可以摘,把这些叶子带回家蒸煮,满屋飘着清香!母亲和姐姐淘洗糯米、绿豆、红豆,包粽子,能包出好多种造型粽子来:有细长三角型的、有菱角形的、有四角形的、有枕头形、有……条件好的人家,用蜜枣、红枣、咸鸭蛋黄、咸腊肉、火腿、香肠放在糯米一块包粽子,那粽叶裹着糯米煮熟了以后散发出来的香味……真是诱人啊!想一下子吃它十个粽子!……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自家有特色的粽子,还有咸鸭蛋等。
接着就忙着炒蚕豆,说端午节这一天吃蚕豆,对牙齿的坚硬有好处。鲜红的桃子也是端午节必吃的水果,都有个说法。
采摘栀子花,或买栀子花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里几个玻璃瓶里灌上清水插满栀子花,栀子花花蕾一夜之间,竞向开放,散发出来阵阵清香,让人神清气爽,脑筋特别明朗!母亲与姐姐、妹妹们头发上别着栀子花,过来过往,飘逸着香气……
要是端午节这天下雨,大人招呼我们出门一定要打伞,不能淋雨,回来一定要将伞放在门外,不能带回家。说端午节这天淋了雨就会摊上“摆子鬼”(得虐疾),雨伞放在门外,是不能让“摆子鬼”进家。
过端午节,家家户户在门口挂上艾草菖蒲,整条街、弄堂里一片绿色,飘着艾蒿清香,这样做是避邪,夫妻和睦,家庭平安。
悬挂艾草菖蒲也是自己在野地里割来的,除了家里留用的,多余的拿到街上卖,几分钱一把,也能卖上几毛钱,增加家里一点经济收入。艾草除了端午节悬挂在门口避邪保家庭和睦平安外,晒干了能当药用,受了风寒,感冒了,熬水喝,泡脚能祛风湿,治感冒,咳嗽,还能食用、给做月子人烧水洗“三朝”,松筋骨。
过端午节,注重中午这一餐,黄鳝,鸭子,梅干菜烧肉,鱼虾……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素菜一一苋菜。说是观世音菩萨,在这一天看见菜地里有条蛇爬埂不得过去,就用手托抚一把,谁知那蛇调头咬了一口观世音的手,观世音将手上鲜血一甩,洒到菜地苋菜上,才有了现在红苋菜这个品种。中午吃饭时,要饮雄黄酒,说是人是妖,饮下雄黄酒后现原形、见分晓。这是受了神化传说故事《白蛇传》里法海和尙告诉许仙的点子陷害白素珍的影响。奶奶这一刻一定是要喝雄黄酒的,我就趴在她对面桌子椅子上,也学她喝雄黄酒,我知道自己是人,不怕现原形。将雄黄酒擦在手、胳膊、腿上,可防止蚊子、毒虫叮咬。现在到中药店里去买雄黄不那么简单了,要医生开处方,再拿到派出所盖章,方可卖给你。据说雄黄能制炸药,所以才严格控制。
另外,听大人们说,正中午太阳当空的午时,是蛇虫蚂蚁出来活动最猖狂的时刻,不能上山、出外,要在家里避开这个剧毒时刻。 端午节早上,吃上几块绿豆糕,带上两个粽子,往口袋里揣上个咸鸭蛋,就到南门外河边看划龙船比赛了!
经过街上,满眼都是青色的艾草、菖蒲,绿色的粽叶、灰色的咸鸭蛋、沾着黑芝麻的糯米糍粑、桃子在卖,竹篮里摆放着新鲜的栀子花在大街小巷里窜着香气……
先来到城关粮站院内包公井边,趴在井框上听一听,可能听到南门外河里划龙船打锣鼓的声音?听了一会儿也没听到个所以然来,拔腿就跑到南门外河边,只见河两岸挤满了人,好不容易钻进人群站个位置看河里划龙船比赛,只见南门大铁桥下河里有彩龙船、有红、黄、青、绿、白色数只龙船,在锣鼓喧天下,展开激烈的竞争……好不热闹啊!……
这天,街上戏院里,白天在上演黄梅戏《洞天湖》里折子戏《小鱼网会母》和《白蛇传》。说的都是端午节这一天在古代发生的故事,非常感人……我们小孩进戏院看戏,买得起戏票,那会戏票前面座位才两毛五分钱一张,中间、后面的才二毛、一毛五分钱一张,过节了,谁还口袋里没有个二毛钱呀?至今我还记得《小鱼网会母》里“小鱼网”唱的几句台词:今乃是五月五,龙船啊开放…… 普天下同庆……
长大了以后,才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历史,还有东周战国时代的伍子胥被抛尸江中、古代孝女曹娥寻父落河的感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