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又是一年的盛夏即将到来,在外上班,天热了有空调,回到住所也有空调。没有曾经的夏日的苦感:干活的汗流浃背,气温高的无处躲藏。 年少时的夏天似乎特别长,两个月的暑假。其中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农村的“双抢”农忙时节。那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并且大人们还要重体力劳动,其中的苦累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那时候我虽小,不用干活,但那时候哪里都热,没电风扇,更不知道什么是空调。唯一凉快的地方就是通风的树荫下和房子之间通风阴凉的弄堂。 在家乡的后山上有一眼涌泉,常年水流潺潺,冬暖夏凉。夏天时水冰得刺骨。在那些炎热难消的夏天里,没有冰箱和冷饮。这一眼涌泉是附近五个村庄的乡亲唯一可以消暑来源。大家经常到这里挑水回家,冰镇一些饭菜保鲜,家里有大小孩或弱劳动力(妇女和老人)的,都会在中午,劳动力干活午休前去那里背水回家给家人消暑降温,让他们用凉水打湿毛巾擦汗(水太冰不能往身上倒);用凉水兑白糖喝消暑;用凉水冰镇西瓜或茶水。春秋冬季节时上山放牛砍柴的都在这里喝水解渴。 我们家就是我负责每年夏天去山上打凉水,一般是背一个父亲冬天打酒用的塑料壶,带一条毛巾。从家里出门,走过一片田野,爬山到山腰,来到涌泉旁,先拂去水面的枯枝烂叶,先把毛巾打湿擦汗,趴在泉口喝饱,再玩会水,赤脚站在水里,打湿的毛巾披在赤膊的肩上,瑟瑟发抖。玩得差不多了,到泉口接一壶水,再把毛巾完全湿透搭在水壶上(尽可能让低温保持的久一点)拎回家。夏天背水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快活的时候,也是大人们最担心的时候。怕我们背蛇咬;怕我们玩凉水中暑;怕我们喝凉水腹泻......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夏天温度比以前更高,但由于生活条件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善,夏天已经没有人上山背凉水了。有空调、冰箱、电扇和琳琅满目的消暑饮料;也不再“双抢”了。那眼涌泉已渐渐荒芜。 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眼涌泉今年夏天是否依然流水潺潺、冰凉刺骨! 三十年前的夏天背凉水是盛夏时节最清凉的回忆!那一眼涌泉还有一个实至名归的名字---凉水坂。昔日流水潺潺,如今绿绿葱葱,柳绿花红。 凉水坂上背凉水,炎热夏日里清凉回忆! 2019年六一儿童节次日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