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四点半儿童陪伴成长驿站”——社区困境儿童心理素质提升计划是以社区(村)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依托,在节假日或放学后4:30到6:00之间的“真空时间”内,将社区困境儿童或因监护人无暇照顾、无人监管的未成年人集中起来统一安排教师、社工、大学生等志愿者统一进行兴趣发展和心理、行为、安全教育、作业辅导等青少年素养培育,以期提升社区困境儿童的心理抗压能力,呵护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
困境儿童团体辅
“四点半陪伴成长驿站”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和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民发〔2019〕62号)通知精神,通过对区内困境未成年人进行调研、摸底,选择三个社区(村委会)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帮扶、帮教工作。根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全市有困境儿童1480人,残疾儿童305人,其中仅贵池区困境儿童就高达606人。他们大多都有自卑的表现,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会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孩子非常需要亲情关怀、心理咨询、行为矫正、教育辅导等一系列救助帮扶。本项目计划在东湖路社区、九华社区、池口社区三个社区,通过“四点半课堂”的形式对社区困境未成年人进行情感陪伴、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等,以促进困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困境儿童心理帮
“四点半儿童陪伴成长驿站”不只是辅导作业的场所,为此我们需要设计和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每个学期不同月份协会都会根据节日特点以及孩子们自身的兴趣点和薄弱点进行主题活动策划,当孩子作业结束时,会进行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堂的安排,确保可以帮助孩子们拓宽视野。如组织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文明礼仪、自我保护教育抢答趣味题,还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户外拓展活动,也有舞蹈、绘画、唱歌、益智游戏等艺术素养活动。通过这些多姿多彩,形式丰富的团体活动,使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负面情绪得到疏导,在兴趣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促进困境儿童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
孩子们在绘画创
足球小将
瞧、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油纸伞
一是填补家长管理真空,降低学生安全隐患。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放学后没有家长及时来接,有些学生就随意在外面闲逛,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开设“四点半陪伴成长驿站”,把无人照管的孩子聚集起来,共同学习、游戏,既可增强孩子人际互动能力,又可减少失范和意外伤害。 二是开拓学生课余活动的天地。通过“四点半驿站”,给孩子们进行作业文化辅导,提高孩子的知识水平,充实孩子放学后的课余生活,帮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设各种科目的兴趣小组,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类体育游戏互动,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开展安全保护知识宣传,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是开启“放学后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四点半驿站”既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来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校、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四是构建“困境儿童心理帮扶”新机制。“四点半驿站”可以将社区困境儿童团聚在一起,引入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游戏等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以协助困境儿童融入社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格,最终实现个人社会价值。
“池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协会成立于2016年6月,是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服务机构,协会组织机构以池州学院和在池高校专家、学者为主干力量,立足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2018年6月入选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童享伙伴计划”第一批童享伙伴机构。协会成立以来,根据专业性、发展性、服务性的学术研究要求,面向社会展开了以未成年人保护课题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权益评估与专业社会服务等工作。协助市未保中心和试点社区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走进东湖路社区、九华社区、南馨园社区等试点社区开展“四点半课堂” 开展各类帮扶帮教活动近300余人次,直接受益的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达2970余人。协会借助在池高校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本着“阐释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宗旨,从心理健康、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等方面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知识宣传与教育,呼吁社会各方面提升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健康、幸福、快乐成长”。
关于本计划 本计划为公益项目 [给孩子破茧的力量] 的关联计划。 爱心团体: 池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协会 相关项目: 给孩子破茧的力量 募捐编号: 533400006957469677A19001 收款机构: 安徽省仁众教育基金会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公益行动 你的善心,都将凝结为他们梦想成真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