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5000|回复: 0

郑三俊与福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郑三俊与福建
郑素明
       【摘要】郑三俊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考中举人,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公元1598年),历任县、州、府主官,经过寺、部的历练,当过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史称“三部”尚书,被同僚和弟子门生称为司农、司寇、冢宰或太宰(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的俗称),家乡人习惯称其为天官(吏部尚书的俗称),是汉明王朝的股肱之臣和清流之宗,直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五月在吏部尚书任上辞官归隐。由于其所处的年代是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末期,阉党干政,内乱纷起,政权频迭,朋党割据,他为了挽救和巩固汉明王朝的统治地位,鼎力革新,开放言路,培养人才,倡导儒政,发展民生,在近五十年的宦海生涯里,为汉明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治理贡献了毕生精力。
       公元1613年3月,郑三俊由归德知府擢升为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直至1618年10月其父郑国光病逝,按例回籍丁忧,其在福建任职五年多,为福建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先后有七十多人科第显后,并有多人成为朝廷重臣,彪炳史册,如黄道周、黄景昉、洪承畴、刘中藻等。
       其本人也被福建列入名宦,载入《福建通志》,并竖碑纪念。
       一、整顿教育,重树士风
       吏部文选司郎中(考核和选拔文官的部门领导)董应举在寄给郑三俊的《答郑玄岳》信中写道“兄督闽学,上下相信,正可行道,转眼秋场,尤须选拔科举。文体正,则中者亦正矣,挽回文运亦在于此。科后再考一番,则士人回目,他省效之,流风余韵可及,十年之外,兄之所学乃为显著。昔杨文襄在陕八年,所许名世、魁世之士百不失一,亦以久而成功。”
       其儿女亲家,翰林院检讨孔贞时在《寄郑玄岳亲家》信中写道“闽之泉,即南之苏也。亲家之衡鉴前茅于此,而中权后劲可知矣。常见多才之地,上有必操之柄下之人,如七十子之服孔子者常少。今闽来者,无不颂亲家如鉴、如衡、如泰岱之峙,案头尽书声,酒垆无饮士,士风丕变如响应声,真令人欢然绝倒。”
       二、选拔优秀学子,并亲自授课
       据黄景昉《宦梦录》记载“太宰郑公三俊为余督学师,乡举后同林选部传给谏晋谒,色严冷,不假一辞也。其后见之京师,乃温蔼家人不啻。闽数十年督学,竞推公第一,鲜继者”。
       那个时候的郑三俊已经是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相当于现在的福建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却亲自登台授课,为福建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先后有七十一人科第显后,入仕为官。其中黄道周、黄景昉、刘中藻、洪承畴等彪炳史册的名士,都是他的弟子门生。
       据刘中藻《洞山九潭志》记载“辛未春读书郑玄岳老师家中,游梅山寺见梅花有怀泂山。”说明其被郑三俊选拔参加童试、乡试中举后,于1630年前后来到在南京的郑三俊府中接受“一对一”的教育,当时的郑三俊已经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兼管吏部事务,却亲自对自己在福建任提督学政时选拔的童生进行继续教育,直至其于1640年考中进士为止。由此可见,郑三俊为官治学之严谨。
       归乡后的刘中藻为纪念郑三俊的师恩,效仿老师“龙池奋迹”的做法在其家乡凿石筑一山房,名曰“石莲山房”,石洞大约五六平方米,在石洞的一侧,刻有“刘子读易处”几个字,并和老师郑三俊《宿龙池洞》诗,赋《龙池洞》诗一首,“万壑通幽处,悬岩斗水开。断云随鸟云,飞瀑卷山来。难劝雷霆静,惟闻风雨哀。遐心思穴石,满种一峰梅。”这首诗体现了身在山野的刘中藻,在叹息自己在动荡的时局面前毫无办法,他想洁身自许,可是树欲静却风不止,充分体现了师生两人忧国忧民和义胆忠心的报国情怀。
       三、获得了福建人民的广泛认可和普遍尊重
       据《福建通志》卷二十九《名宦》记载:“郑三俊,号元岳,建德人,万历戊戌进士,督学入闽,奖防滞才,搜罗无遗,一切竿牍屏弗通,与刘宗周齐名”。
       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在给郑三俊的信《监国与郑三俊书》中写到“此中倪髦思慕先生,如师父母。”意思是说福建这里从小孩到老人都思念和仰慕先生,像敬重父母一样敬重郑三俊。
       黄道周在给老师郑三俊的信中写道“方新安未陷时,皆仰师云霓。”说明郑三俊具有极高的威望,同时又说“数日将复新安,四愿将呼,谁为助者?东崖今幸已出,老师幸趣装。”告诉老师黄景昉(字东崖)已经入直隆武政权内阁,让郑三俊赶快整理行装,速赴福建辅佐隆武皇帝,反清驱夷,恢复汉明王朝。
       而郑三俊晚年也赋诗一首,十分怀念曾经工作五年多的福建。“海国山川八闽好,忆我乘传徒草草。壶公紫帽入望间,九湖金栗魂梦绕。晚对峰前一移棹,玉华未得穷幽讨。”

答郑玄岳一.jpg
答郑玄岳二.jpg
寄郑玄岳亲家书一.jpg
寄郑玄岳亲家书二.jpg
黄景昉日记.JPG
刘中藻有怀泂山诗.jpg
监国与郑三俊书.JPG
与郑玄岳先生书一.JPG
与郑玄岳先生书二.JPG
泂山九潭志一.jpg
泂山九潭志二.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5-13 17: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