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4969|回复: 7

皖江之名指与义涵:自孤寒而冲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9 12:3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某闻地域文化之起:或因人功,如淮南;或缘地德,如新安;或二者兼有之,如桐城。皆自上而下以言之也。皖江文化则不然,先有其实,后予名焉,是所谓自下而上耶?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名者名指也,字者义涵也。
皖江之有名之出也晚矣!先是有李先芳氏之《皖江》,继之桐城方氏女维仪之《伯姊之粤有赠》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2:4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是诗文年月之不可考确定则更不可数矣,是以‘皖江’之名出,明末可定矣。康熙七年‘皖江知己’徐釚多所游览,兹自而盛,不一一疏举矣。然则皖江向指皖城,漫衍名指皖省之大江,则清末衍于芜湖迄于共和国更午年(1990)皖省‘开发皖江’。以皖江名皖省之大江,虽无古据,亦有今因,无可无不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13:0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未之有名而强以皖江名之,则皖江之实其也久矣。向属淮南之余孽,汉武后江右无庐江之地。江北则有桐潜黄蕲而及于豫章,故秦之驰道也,廿百余年而未废,今由庐而至九江,皖城不与,人嗤笑曰断头,此之故也。故江左者,名虽其言由之,实则非其所。何以故?穿心之路耳而无所生发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0-19 15:5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0-19 19:2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0-19 20:3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寒寂寥以合道,载浮载沉皆自然,无中生有之为法,混沌鸿蒙起分别,清净无染出凡尘,诸相非相是本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3:4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江之名指与义涵:自孤寒而冲繁

某闻,地域文化之起:或因人功之肇,如淮南;或缘地德之成,如新安;或二者兼有之,如桐城。皆自上而下以言之也,所谓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皖江文化则不然,先有其实,后予以名焉,是所谓自下而上耶?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名者、名指也,字者、义涵也。

皖江之名出也晚矣!先是李先芳氏之《皖江》,继而桐城方氏女维仪之《伯姊之粤有赠》,若是诗文年月之不可考定者,则更不可数矣。是以‘皖江’之名出,明末可定矣。康熙七年‘皖江知己’徐釚多所游览,兹自而盛,不一一疏举矣。然则皖江向者名指之为皖城,漫衍而名指之皖省大江,则清末衍于芜湖迄于共和国更午年(1990)皖省‘开发皖江’。是以皖江之名皖省大江,虽无古源之可追,亦有今因之可据,于无可无不可耳。

未之有其名而强为之名曰皖江,然则皖江之有其实也久矣。向是淮南之余孽,自汉武江右无庐江之地。江西则大别之庐桐潜宿黄蕲而及于豫章之柴桑,故秦之驰道也,廿百余年而未废,今由庐州至于九江,皖城不与,人嗤笑曰断头,此之故也。故江左者,名虽其言由之,实则非其所之。何以故?穿心之路而无所生发耳!
江右自汉武而默,几没于史汉,三国孙氏起江东、收豫章,由是南北大道起矣,至南朝宋,国道也,及隋平陈,南北混一,道犹未废,何以故?江右奥区,焉不得顺江以孔道乎?(此大不同是于江北之别江以驰道也,其山水之悖逆,犹豫至今,实为可叹。)太白、长卿之文犹可推其于泾浦之源,即今之黄山、大洪岭、牯牛降、仙寓山之北也。余昔日游榉根岭,犹见宣城之指。此道也,今谬言为徽道,数典忘祖、数祖忘典,此之辈也?
子曰“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南北逆转,大势也。某钩稽六经、堪舆地图,曰有三线:由滁径六合而金陵,一也;由含径历阳(和县)而当涂,二也;由寿春径巢湖而芜湖,三也。此三者,或齐鲁或秦晋之南下也,如泰伯之奔吴,申公巫臣、伍员之兴吴,夫差之伐齐鲁,楚霸之乌江,皆是也。而江右之孤寒,几千五百余年,殆及唐安史之乱,中原涂炭,关东凋疲,淮南道阻,转运南下大江而关中,自是权舆而日趋冲繁。禁绝江路、劫掠商旅,故有池州之设,及宋,江南东路起自健康而至饶州,建炎间,江南东路改池州路,元为江浙行省,明为南直隶,去饶州。
先是,秦故驰道,舒蕲江州为一体,如宋时岳飞。及嘉靖寇起,其犹宋飞时,九江安庆之不便也,遂设徽宁池太兵备道,驻池州、管安庆六十余年,此为自汉武以来,江南实领江北之地之初起,亦为皖江之汇聚先驱也。及明季寇起西北,窜流大别,故设安庆巡抚,以今之河南、湖北、江西合池太安庆庐州,此即秦故道也。乙酉国变,洪承畴平抑江南,废南直隶以为江南省,虽兹是平抑,然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犹言“江南安庆府”(未完待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9-11-8 13:3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皖江之名指与义涵:自孤寒而冲繁
   
         某闻,地域文化之起:或因人功之肇,若淮南;或缘地德之成,若新安;或二者兼有之,若桐城。皆自上而下以言之者,所谓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皖江文化则不然,先有其实,后强之以名焉,是所谓自下而上耶?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名者、名指也,字者、义涵也。
       皖江之名、其出也晚矣!先是李先芳氏之《皖江》,继而桐城方氏女维仪之《伯姊之粤有赠》,至若诗文年月之不可定考者,则更不可数矣。是以‘皖江’之名出,明末可定,康熙七年‘皖江知己’徐釚多所游览,兹自而盛,不一一以疏举。
        然则向者皖江之名指俱为皖城,漫衍而名指之皖省大江,则于清末衍至芜湖而迄于共和国庚午年(1990)皖省‘开发皖江’。是以皖江名者之于皖省大江,虽无古源之可追,亦有今因之可据,于无可无不可之间耳。
未之有其名而强为之名曰皖江,皖江之有其实向也久矣。自秦汉间淮南之余孽,至汉武江右无庐江之地。至是江西则大别之庐、舒、桐、潜、宿、黄而及于豫章之柴桑,故秦之驰道也,绵延二千余年而至于今,于今则自庐州至于九江,高速、铁路与高铁,皆不与皖城,人嗤笑曰断头,此之故也。是故江左者,名虽言由之,实则非实所之。何以故?南北之路别而无所生发耳!余也闻庐江自三国至宋皆在潜,避金蒙之锋而龟缩于江滨,为其善逃乎,古有背水而战、今有背水而逃,不亦乐乎?
江右自汉武而默,几没于史汉;三国孙氏起江东、收豫章,由是南北大道起矣,至南朝宋,国道成矣;及隋平陈,南北混一,道犹未废,何以故?江右奥区,焉不得顺江以孔道乎?(此大不同于江北之别江与驰道也,其山水之悖逆,犹豫至今,实为可叹。)太白、长卿之文犹可推其于泾浦之源,即今之黄山、大洪岭、牯牛降、仙寓山之北也。余昔日游榉根岭,犹见宣城之指。此道也,今谬言为徽道,数典忘祖、数祖忘典,此之辈也?
      子曰“北方之强与、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南北逆转,大势也。某钩稽六经、堪舆地图,曰有三线:由滁径六合而金陵,一也;由含径历阳(和县)而当涂,二也;由寿春径巢湖而芜湖,三也。此三者,或齐鲁或秦晋之南下,如泰伯之奔吴,申公巫臣、伍员之兴吴,夫差之伐齐鲁,楚霸之乌江,孙氏之拒曹氏,皆是也。然则江右之孤寒,几千五百余年,殆及唐安史之乱,中原涂炭,关东凋疲,淮南道阻,转运南下大江而至于关中,自是权舆而日趋冲繁。未几乌石(池州故石埭今黄山市黄山区)陈方寇乱,禁绝江路、劫掠行旅,故有池州之设,南北大道自是西移于江滨;及宋,江南东路起自健康而至饶州,建炎间,江南东路改池州路而旋移,是为皖江先声之试啼耶?元为江浙行省,明为南直隶,去饶州入江南西。
       先是,故秦驰道,舒黄江州为一体,如宋时岳飞曾所职。及嘉靖江道寇起,黄舒之间,九江安庆之不便也,遂设徽宁池太兵备道,驻池州、实领安庆六十余年,此为自汉武以来,江南实领江北之地之初起,亦为皖江之汇聚生发先驱也。及明季寇起西北,窜流大别,故设安庆巡抚,以今之河南、湖北、江西之近皖者合池太安庆庐州,江北即秦故道兼备沿江也。乙酉国变,故明督师、崇祯所祭之大明忠臣洪承畴为清平抑江南故,废南直隶以为江南省,巡抚因明而定,兹是平抑,然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犹言“江南安庆府”。至若池州,则乾隆四十年犹言“江南池州府”,不言安徽。何以故?春秋传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俗竖不知春秋微言大义,以皖省之名起于二郡而窃自嘻之,殊不知江者自蜀以下而至于海者,矫若飞龙,其百千万倍之于百雉耳。而此处为灵枢七寸之所系,故以系之耳,洪承畴之平抑也。是故皖江之文化者,皖省之先,其重在江南而不在江北,犹可言哉?
民与天地相参者何谓也?子曰:天道以视、地道以履、人道以稽,废一曰失统。是故皖省置于江北,沿江统矣,桐城文章出,是为地利不及人和,人和可救补地之不利也,胡得以贪人和之功以为地利哉?谬甚矣俗竖!所谓守江必守淮,东晋、南唐、南宋皆是,失淮而江必危矣,据淮方可北图中原,地之利也,此据南以言北,逆而言之,则夺江必据淮,故大势之下,皖省焉有不据于淮孽者也? 故桐城姚鼐犹言庐州为畿辅,是以为皖城之不足以控江也,诚哉斯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4-20 1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