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4687|回复: 33

消失了的郎家冲 ( 程应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消失了的郎家冲
程应生
说起在池州城曾有个叫郎家冲的地方,知道的人甚少。它又是在人们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消失的,就像被丢弃的东西一样,不再被人们记起。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一页中,它却真实地存在过,是往昔池州城大家庭中的一员!
它地处也不十分偏僻,在秋浦西路工商银行斜对面,当时的老百货大楼右旁,是城关粮站供应商店,从这栋大楼边一条上坡巷子进去,左转再上坡,面北走一点路就到了郎家冲。这个冲,历史久远,过去它与城郊乡村连接,是个半城半乡的地方,北与池州师范附属小学后面的小山接壤、亦与北门外农村搭界,西与古城墙衔接。在这里居住的多为贫苦人,房屋大多靠自己捡半截砖扎砌起来的,屋顶盖的小瓦也是人家旧房子不要的、或买来便宜的瓦盖。还有盖茅草顶的、泥巴垒起来土基墙的房屋。这些人由于来自四乡,没有文化,要想维系生活,在城里谋生,只有卖苦力,做脏活,干别人不愿意干、瞧不起的事情,比如扫地夫、挑担子送货、抬轿子、土工埋葬等。城里找不到事做了,就到西、北二门乡下帮人家干农活挣点吃的。
在郎家冲居住生活的人,主要是操乌沙高岭、大龙圩一带口音,也夹杂着贵池街上和江北口音,由于这里地势高,像一个山冲形状,故而他们在两边不规则的搭建房屋,形成面对面的二条长龙势态,中间空出一条”路”来,说是路不是路,说是街不是街,有块空地便于出入罢了。这个冲一直从过去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前后才消失。为什么叫郎家冲?无史料可查,也没听老辈人细说缘由,都一直称呼、这么叫那里为” 郎家冲” 。
61.jpg

62.jpg

我曾去过那里三次。
一次是在上池师附小的时候,星期天应约去一个姓刘的同学家玩,他家住在附小后山左侧高坡上,名字大概叫桃园自然村吧,门口正好是一块平整开阔的稻床,我们在那上面玩耍,这里刚好与郎家冲连着,可清楚地看到郎家冲低矮、灰不溜秋的两条长排的房子,显得毫无生气。
第二次去是看望在剧团当炊事员感冒在家的芦师傅,他几天没到伙房去做饭了,领导叫我去看看他生病好了没有?他家就住在上坡不久的郎家冲,是座西朝东的那一长溜房子的头梗,砖砌瓦房。芦师傅与老母相依为命,成家比较晚。别看他个矮瘦小,武大郎般身高,大家都喜欢吃他炒得回锅肉和渣肉;剧团过春节要演戏不放假在一起会餐,他能办头十桌酒席,品种齐全,十碗八碟,色香味美。因他头发希少、有秃斑,好事者给他起了一个俄国人名字:叫” 希毛洛夫” 。他干过几个单位的炊事员,说是当时在楼山街贵池检查院烧锅时,夏天的傍晚,在厨房里坐在澡盆内洗澡,门没拴紧,被一个力气大的工作人员开玩笑,把他连人带盆从厨房里端到院子里,弄得众人哄堂大笑……他又气又急,澡没洗好,骂骂咧咧,双手蒙着下身,光着腚跑回屋……听老人说,解放前他是个扫地夫。他在剧团当炊事员时,一直闹胃不好,每次当饭菜烧好时,打给我们吃,他却在一旁总是拿一个白瓷缸泡馒头吃……可就这样一个身体,硬撑着到退休年龄,让儿子顶了他的职到厂里去上班,之后又看到孙子走上工作单位,他活到九十多岁才离世,真是” 弯弯扁担难得断” ,这是从郎家冲走出来的第一代平民。
还有家住郎家冲拉板车出身的街道主任张宗本,他原是古舜街的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那场” 史无前例” 的大运动中,”破四旧、立四新” ,将牌坊街改名为解放街,来当主任的。召开居民大会,他作报告,劝贫困居民,不要坐等吃政府救济,要自食其力,吃苦耐劳……讲着、讲着,他就又”三句话不离本行” 了,拿自己扛麻包、拉板车为例……他去世比较早,子女都还健在,已有六七十岁了,早先在东大操场农机厂边上住。
第三次去郎家冲,是在我改行从剧团调到贵池物资供应部门,因为在那里住着贵池第二建筑公司的一个姓张的木匠,赊了水泵,货款迟迟未付,拿了欠条上门索债,走进该冲的。当时这里人丁兴旺,自建的房屋比比皆是,一间挨着一间,已经是挤到两排长龙似的房子没有丝毫空间,又值夏天傍晚,各家各户在门口摆放凉床、躺椅,白铁皮做成的烧水壶冒着青烟,人声喧哗,小孩打闹,组成了一副城中” 村” 热闹晚景!这里之所以人口积集居住拥挤,是因为在此可以租到便宜房、搞到材料、找个空地可以搭建简陋小房,属于二不管(城市、农村)地带,这对于买不起房、又想在城里找工作的人来说,是个很好地”过渡 跳板” ,所以当时郎家冲发展到已经有点畸形了,治安也有点混乱。我去的当晚遇见在乌沙高岭中学毕业的高中生姓左的小伙子,因他曾考过剧团未取,在他亲戚家正复习考合工大建筑系,后来听说他考中了,搞房地产开发建筑,从池州走向合肥、庐江……这是第三代从郎家冲走出来新型的有作为的一代人!
65.jpg

64.jpg

63.jpg

之后,大家都在忙各自的事情,社会也在变革前进中,悄无声息地这个郎家冲就湮灭了,敢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桃圆小区!这里仍然保持着地势较高的风貌,尤其是从实验小学大门广场左拐上去进入桃园小区,要爬几十级台阶,犹感当年山坡的味道。放眼望去,齐刷刷的两排奶黄色的营业楼房,大多经营电脑科技、耗材方面的业务,中间是条平坦的水泥路。那天,我闲逛去了那里,正好迎面碰到几个搞文明创建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我向一个年纪较大的人打听:这条路叫什么路?他沉吟了一会说并不是我期待的名字:”这一带都叫桃园小区。”人们彻底忘了曾经叫过的郎家冲,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只要建设得好,群众住着舒服、幸福就行了。从桃园下坎出来,经过一个较宽的两边都是门面的巷子,惊讶地发现,有一二个店门口墙上钉着篮色门牌上赫然写着白字:”郎家巷” ,把原的”冲” ,改叫巷了。这与当年的郭西街上的郎家巷有点混,但多少总留下一点记忆吧。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家冲有段值得记载历史,解放初期一支马队就在郎家冲靠西边的几幢平房里,马队后改为搬运大队,首任队长阎大队长后任轧花厂厂长再后任规划办主任.第一代马队成员全部由港务局接收,贵池第一代产业工人就是从郎家冲走出去的.这些队员大多祖籍庐江枞阳.郎家冲乃红光村一个生产队,菜农为主.秋浦路开通后,池州专区下属的商业公司以及农业局水电局在这里做了不少办公房和宿舍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19: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程先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19: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19:5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0: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好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0: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年代舅舅家在桃园小区紧靠实小的地方住,不知道属不属于朗家冲。他家是单位宿舍分的房子,有个院子,平房,墙上壁洞里很多书,院子里花花草草葡萄架鸡笼屋,现在想想当然都是很简陋的,但小时候就觉得他家真的特别好。我们实小同学家里也不少是住朗家冲的,当时都是家境一般的,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成为拆二代,那时候那里还有两口井,去看打井水也是小时候美好的回忆。不过不觉得那边的人比较穷,真穷的是体委现在商之都的那片同学家,去玩的时候有些同学家是泥糊的房子,当时震惊了我,也记得春游时有个男同学不去我们路过体委后的农田看见他在放牛,大家在大声叫他,他扭头跑回家,当时不能体会,现在想起来那贫穷下的孩子的窘迫,但是现在应该也是拆二代了,哈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0:2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9-12-2 20:4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0:5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池州商校在那边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0:5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2:1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2 23:5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池州城附近是有郎姓的,入选《四库全书》的杏花村志不就是贵池人郎遂编撰的嘛,他的后人好像搬到铜陵去了,现在贵池估计没有郎姓人家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0:1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楝花飘砌 发表于 2019-12-2 20:19
八十年代舅舅家在桃园小区紧靠实小的地方住,不知道属不属于朗家冲。他家是单位宿舍分的房子,有个院子,平 ...

这两个地方当时基本都是条件不好的,我上实小时一听说同学住郎家冲(好像很早就改名叫郎家巷)的就知道是蔬菜队的,具体是干什么的不清楚,也没什么看不起,就是感觉不是一个圈的,其实就是生长环境不同造就的。那时,放学很喜欢在里面绕一圈出来,长大了,有一次做梦梦见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0:3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2:4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2:5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5:4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6:3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9-12-3 06:5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浦一片月 发表于 2019-12-2 23:52
过去池州城附近是有郎姓的,入选《四库全书》的杏花村志不就是贵池人郎遂编撰的嘛,他的后人好像搬到铜陵去 ...

老师,有的,姓郎的人也不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1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