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6832|回复: 10

红烧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0 09:3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最近,一段被红烧肉征服的老外传唱的“红烧肉之歌”小视频在网上暴红!
     “饥渴难耐   红烧肉    红烧肉  红烧肉   来点红烧肉……如此温暖柔嫩    如此丰富   经典的中国红焖红烧肉……”
       说到红烧肉,大家自然会想起苏东坡(东坡肉)。正是由于他的努力,红烧肉才得以从基层走向了上层,从老百姓的菜锅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其实,那个源远流长、名响大江南北的东坡肉说穿了也就是红烧肉。
       迫溯红烧肉的历史,确实难以说清楚它产生于何时、何地,不过,由于苏东坡孜孜不倦的努力,从他那时起,红烧肉就正式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红烧肉在我国各地流传甚广,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是一道著名的大众菜肴。其以五花肉为制作主料,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三层肉(五花肉)来做,做法也是五花八门,口味更是层出不穷。烹饪锅具以砂锅为主,做出来的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
       小时候,家里吃肉的机会并不多。红烧肉只能在年夜饭上“邂逅”,吃上一、二块。
       过了大年三十,母亲就将那碗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的红烧肉留给大舅当下酒菜。
       每年的初五、六里,大舅便会骑着单车来家,除了那碗红烧肉,母亲还要炒几个菜,再拿出早也准备好的散装粮食酒,让大舅自斟自饮(父亲不喝酒),等喝个三、四两后,母亲便赶紧把酒瓶拿在手中对大舅说,“差不多了吧,等会还要骑车子。我去给你盛饭。”
       大舅则眯着眼,边用筷子在菜碗里夹菜边说,“饭我不要了,酒我还能喝一杯。”
       母亲听大舅这么说,就又给大舅斟上满满的一杯酒说,“你各照哎……”
       等大舅走了,桌上盘子里大都是残汤剩羹了,红烧肉更是一块不剩。
       就这样过了几年,日子慢慢好起来。猪肉也不用凭肉票买了,吃红烧肉也不仅仅局限于春节了。
       大舅依旧来家喝酒,在母亲的催促下,吃红烧肉也只象征性的吃几块了,毕竟下酒菜比以前丰富的多了。唯一不变的是,母亲还是到时便拿走酒瓶,走之前仍给大舅的杯子里斟满酒。
       再后来,大舅来家喝酒,吃不吃红烧肉都无所谓了。所以,家里的红烧肉便由我“承包”了。
       母亲见我也喜欢吃红烧肉,每年的年三十都要烧一大钵子红烧肉给我吃(足有六、七斤。)而我,也是百吃不厌。
       结婚后,我也尝试着用酱油烧咸味红烧肉,炒制糖色焖甜味红烧肉。道听途说,做过辣味红烧肉。
       但我还是喜欢吃母亲烧的红烧肉!色泽淡雅,没有酒店里的浓香、红亮。肉皮犟犟的,很有嚼劲。肉质也很鲜美,并非入口即化。须张大口将肉含在嘴中,抿上嘴唇,再启动牙齿,让肉汁在唇齿间肆意地穿梭、流淌……
       那种醇厚爽滑的味道,让人吃过一次便久久难忘。
       不管是什么甜味的、咸味的,还是麻辣味的红烧肉,我都能用很短的时间,将它们消灭光。
       记得有一年陪朋友去外地办事,请我吃了一顿“毛氏红烧肉”。
       当服务员将一盘       “红扑扑,亮晶晶,颤巍巍的红烧肉”呈现在我的面前时,忍不住拿起筷子就夹起一块往嘴里送。
       第一口抿到肉皮,用牙齿轻轻一咬,下面一层是肥肉,绝对肥而不腻,再下面一层是瘦肉,入口即化,下面又是一层肥肉,紧跟着又是一层瘦肉……
      吃到嘴里嫩嫩的,滑滑的,咸中带甜。转眼之间,一盘红烧肉便成了名符其实的“光盘”。
       除了品尝“毛氏红烧肉”外,我还在本地大大小小的饭店吃过不少红烧肉。
       做法是五花八门,口味也不尽相同。有“苏式红烧肉”、“麻辣红烧肉”、“酱汁红烧肉”和“可乐红烧肉”,以及最常见的“砂锅红烧肉”。
     我在品尝众多品味的红烧肉后,自己也琢磨出一套完整且完美的红烧肉烹饪法。现在这里抛砖引玉,毫无保留地与各位分享,以期待美食大咖和烹饪爱好者,畅所欲言、毫不吝啬地将烹饪大法和独门秘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
       其实,红烧肉的用料很简单,但烹制工序却略显复杂,还需要大试的时间。
       可以说是“慢工出细活”,整个烹制过程大概要两个小时左右。
       1、将两至三斤五花肉洗净,切成大小一致的正方形,注意肉不要切得太小,太小了易缩易碎,太大了不易煮酥,吃起来也不方便。切完后,放置于砂锅内,加入两勺料酒,并用冷水浸没,以去除腥味,通常浸泡一刻钟左右即可。
       2、将去过腥的五花肉用水冲洗一下,再用大火煮。水要一次放足,以水浸没肉,并高出两寸以上为宜,醋放入半勺。水开后,继续煮上五六分钟,将浮在水面的黑红色杂质和锅边上粘着的杂质一起去掉。
       3、用大火煮二十分钟,再改用小火炖一个小时,使肉质酥嫩。
       4、用筷子轻轻戳肉,如一触筷子便进入肉中,说明此时的肉已经烂了。再倒入铁锅里烧,动作一定要轻拿轻放,顺便倒入红烧酱油。
      上色的火要比炖肉时大一点点,开锅后煮半个小时,再放冰糖,汤汁逐渐变浓(收汁)。
      “收汁”的时候要将肉块轻轻翻动,以便色泽均匀。加盐少许调味,待汤汁变浓稠,呈油亮状时,便可出锅。
       此时的红烧肉是“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浓而不咸。”
       当然,每个人烧菜都有自己的诀窍。我烹制的红烧肉是皮酥肉嫩,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窍门有三。
       一是用冰糖,甜味香美;二是出锅前放盐,肉质鲜嫩;三是加块豆腐乳调味,这样红烧出的肉味道会肥而不腻,汁浓香醇。
       温馨提示:烧红烧肉时添加一些诸如:肉豆蔻、丁香、花椒、草果、香叶等调料都无可非议,但决不能放多,否则抢了肉味。
       “五花肉焯水  精雕细切   Oh 红烧肉 红烧肉  红烧肉  现在让我们再次   锁住口感  让它自然冷却  油爆香香  天堂的芬芳  Oh 红烧肉 红烧肉 红烧肉……”让我再次想起老外的“红烧肉之歌”。
       是啊,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一道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大众美食,让老外垂涎欲滴红烧肉,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它!
       我们要把这已传承千年的传统美食发扬光大,让其飘洋过海,绽放神奇的魅力,征服全世界吃货,令他们心诚悦服,在美食界俯首称臣!

20200110_269525_1578619869370.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10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味醇汁浓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0 11:2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2:2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肥而不腻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13:5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10 16: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10 16:2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饿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10 18: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10 20:3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