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2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4-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春季鲜嫩的小竹笋晒干后叫“干笋子”,夏季菜地里富余的长豆角,吃不完晒干后叫“干豆角子”,冬季用盐腌制的猪肉晒干后叫“干肉”。腌鱼晒干,自然就叫“干鱼”或“咸鱼”了。
众所周知:江河湖海里生长的鱼都可进行腌制。而我家吃的干鱼大都来自人工饲养的池塘和圩区,只有少量是沟渠溪坝里的野生鱼类。
记得我第一次腌鱼,是在小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那年冬季天气很冷,下了好几场小雪。
那是一个周末,我骑单车陪妻回杨田娘家,妻坐在后座抱着孩子。沿途公路两旁的稻田里还残存着没化完的积雪,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好在骑车是个力气活,手脚耳朵冻得够呛,但身体还是热乎乎的。
刚到不久,正坐在火桶里烘脚,手捧着热茶杯在捂手。就听见低矮的院墙外有人扯着嗓子在嚷,“卖鱼喔、卖鱼喔,圩里的鱼便宜卖了!”
我好奇地放下茶杯,站在火桶里、探头伸颈向门外张望,只见不远处停着一辆三辆车,尾正朝着我这边。
隐约看见车斗里横七竖八地堆了不少鱼,什么鱼看不清,但个头都不大,约一斤左右。
因听说便宜卖了,就忍不住问了一声,“多少钱一斤呀?”
“二块一啦,要是买得多可以再便宜些。”
“那一块一,你卖吗?”
“一块一?您真的会开玩笑。真想要,买的多,一口价,一块八。”
“一块八哪个要孬子要哟”,我此时也从火桶里下来,穿上雨鞋边走边说。
走近一看,车两旁也有几个妇女在跟鱼贩子在讲价。后以一块八一斤成交,每人提着一、两条鱼又说又笑地走了。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最终以每斤一块三买了二十几条鱼。我随后将这三十多斤鲤鱼和鲢鱼分装在两只蛇皮袋里,准备挂在自行车后座右边带回家中。
午饭过后,天空中隐现花花太阳,气温也随之升高。便与妻商定,将鱼宰杀洗净后再带去。一是可以减轻自行车的负荷,二可以避免回家天黑了还要去河边宰杀、清洗。
说干就干。我到厨房拿把菜刀,拎起两袋鱼便直奔不远处的小河沟。妻从邻家借了把刀也随后赶到。
供大姑娘、小媳妇们清的洗衣物的长长水泥预制板上,还依稀有雪的印迹,我与妻一头蹲一个,一人一袋鱼,开始宰杀、刮鱼鳞、去内脏,一切都很顺利、快捷。
但没过一小会,手便冻得通红、僵硬了,都难握得紧菜刀,脚也冷,耳朵也冻。宰杀速度越来越慢,河沟里的水也好像被冻住似的,一动不动。
那个鱼呢,别看个头不大,肚子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功夫不大,便引来一乍多长的小鱼群来拖食被我们抛弃的鱼的内脏。
望着貌似快如闪电、机敏穿梭的小鱼,心里却在想,你们也就是在这寒风凛冽的冬季里得瑟,若赶上在夏季,只要你们敢贪嘴,就肯定要你们的小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才勉强将两袋鱼清洗干净。此时,腿脚都连蹲带冻麻木了,耳朵也冻得生疼,手更是冻的紫微微的。
傍晚回到家中,将它们分装在两个泥陶钵子里,用手抓粗粒食盐撒匀腌制。
晒干后,用刀剁成小块,装进黑釉小罐中,并在表面洒了少量白酒,用塑料纸密封罐口,再盖上盖子。
虽工序繁琐、宰洗辛苦,当品尝到咸香可口的干鱼块时,便觉得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有了前车之鉴,第二年便学乖了。在菜市场挑大的买了两条,顺便还买了两块老豆腐。
回家将鱼头剁下,余下的都用盐腌了。
随后将内脏清洗干净,用炭火烧了个辣火火的鱼头锅子。
再后来,二舅哥单位发福利,每年都给几条(鱼)。加上别的亲戚朋友偶尔也给个一条、两条,所以就不用花钱买,也能吃上干鱼。
就这样不烦神地过了些年,二舅哥退休了,鱼福利自然也就没有了。
也许是惰性,抑或是受了养生专家们洗脑。此后,也懒得去市场上买了,自然就省了腌和晒两道程序。
还有一种叫参(chan)子的小干鱼特别好吃。记得那一年秋季特别多,菜市场天天都有大量的一乍长左右的参子出售。
价格也便宜,小一点卖九毛,大一点的一块,最高不过一块一。
我是今天买5斤,明天买8斤。七买八买,一共买了一百多斤。每天拿个小板凳,坐在装鱼的篮子边。地上铺一块大塑料布,左手从篮子里捏住一条参子的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鱼肚靠近头部的地方一掐,再滑动双指到肚尾处边捏边向上挤。
这样,鱼内脏和苦胆便被轻松挤出,再用拇指指甲在鱼身上一拱再一推,鱼鳞便纷纷脱落。如此反复操作,每天大概要花一、二个小时。
还要提起蓝子到大河里将血乎烂腥的参子清洗干净。
回家沥干水,用大粒食用盐腌制一晚,第二天趁大天晴拿到楼顶,均匀地摊在大簸箕里晒。通常晒二、三个太阳就OK了。再装入有塑料内胆的蛇皮里贮存。
那时年轻,胃口特别好。每天都烹一大碟子干鱼,就米饭吃个胃胀肚圆。
天天烹,天天吃,天天都扫光。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有一天,她开腔了说,“好吃,也要慢慢吃。你恨不得一天就把它吃光”。
望望蛇皮袋里辛苦腌制的小干鱼,确实没剩下多少了。再说为吃吵嘴,会让别人看笑话的,只好悻悻作罢。
刚开始几天还有点不习惯,吃饭时总是不知觉地想吃小干鱼。时间一长,也就淡忘了。
等到第二年春上,才想起要烹一碗吃吃。打开袋口一看,里面已长满酷似米缸里的“虫吊吊”,吃肯定是无法再吃了。
哎,四、五斤不舍得吃的小干鱼,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等到第二年秋,参子上市的季节,准备去市场买一些回家晒晒。可跑去一看,个头、色泽都没有去年好,数量也很少。价格却凭借“物以稀为贵”而翻倍,售价最低也要2块,好一点、大一点的开口要价3块。即使会还价,也得2块5。差价这么多,谁还以甘心买呀?反正我没有继续买了。
接下来几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不降反升。渐渐的就放弃了晒小干鱼的欲望。
妻后来也偶尔买一、二斤回家,但怎么也晒不出当年的小干鱼味道了。
我两个月前还买过一回,经处理腌制后,拿到楼顶去晒,也不知从哪里来的苍蝇,赶走一批,又来一波……
回想当年,晒那么多小鱼干,却很少有苍蝇。
思忖再三,有觉得有两种可能。一是苍蝇迫于生存压力,已适应高空作业。二是靠饲料、激素催肥的鱼,腥味比野生鱼更浓。
有时没事,我也上网搜搜与身体息息相关的食品信息。下面就是我从网上摘录的一段腌制类食品对人类的三种危害。
一、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三、易得溃疡和发炎。
腌制食物是传统食品,很多家庭都有腌菜的习惯。但腌制食品多吃、偏吃对人的身体则不利。这是因为:蔬菜腌制后,其所含的维生素损失较多,维生素C几乎全部损失;腌制的酸菜中含有较多的草酸和钙,由于酸度高,食后容易在肠道吸收,经肾脏排泄时,草酸钙结晶极易沉积在泌尿系统形成结石。
腌制食物在腌制过程中,常被微生物污染,如果加入食盐量小于15%,蔬菜中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人若进食了含有亚硝酸盐的腌制品后,会引起中毒。其症状为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口唇和指甲床发青,重者还会伴有头晕、头痛、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遇到胺类物质时,可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故常食腌制品容易致癌。
所以,腌制品营养受损且有害,不是人们的理想食品,以少吃为宜。
加上被现实生活中的“养生砖家”们洗脑和熏陶。开始排斥腌制食物,干鱼也不列外,位于其中。
所以,现在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地追求干鱼的美味了。而是怀着一颗平淡的心,随遇而安、一切随缘。有就吃,没有也不渴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