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5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10-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牌坊街搓纺丝线的手艺人
五十年代牌坊街古牌坊·位于池州电影院旁路口
小时候,还没上学前,家住牌坊街池州电影院对面巷子里,每天上午喜欢跑出巷子,跨过街,到电影院大院子里玩,看隔壁邻居侯伯伯去那里搓纺丝线……电影院那时,在五十年代初期,大门朝东迎着街面开,左边这旁做散场用的院门敞开着,只有到夜晚放电影时候才关上门,沙土地面的院子很宽敞,正好给侯伯伯搓纺丝线,施展手脚。
初夏季节,太阳明晃晃的悬在空中,照得沙土地都黄橙橙的耀眼,只见侯伯伯摆好齐大人肩高的两个木架,从大篮子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蚕茧,一对对摆放在木架上,这样要放好多个。先是两架间距离很近,随着他拿出两块枣红、深紫色的长形搓板(不知什么木材做的) 来搓,丝就变长了,距离逐渐拉大,此刻,要将两个木架移开,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分别在两个木架蚕丝上,去挂银亮带钩的小铁球,来赘拉蚕丝,似便使丝线越拉越长,达到精细的程度。通常在这种时候,最吸引我们小鬼的眼球,感到最好看,最有趣,最好玩了。
另一个拿搓板的人,比侯伯伯年轻些,不知是他弟弟、还是他徒弟?两人分工明确,你在这边搓,我在那边搓,开始搓的时候,用力不大,悠悠的,等搓到一定距离时,就使劲猛地用紫红夹板搓圆圆的小铁球,由于用力过猛的作用,雪亮的小铁球,在阳光下飞速旋转……闪闪发亮……与此同时,丝线绷紧得发出一种像弹奏丝弦一样奇妙声音来,非常悦耳、动听!往往在这时,他们最忙,不停地用夹板搓,非常认真,各自在横放的木架后,快速移动脚步两头奔忙着搓铁球,“当、当、当” 的音乐声不断发出来,同时他们还要用眼睛睃视丝线可搓拉的均匀?
日上三竿,正是上午最热的时候,侯伯伯上身穿的白老布褂都汗湿了,平顶头上,不多的灰白色发桩,沁出许多汗珠,他那紫黑、布满皱纹的脸膛,也流着汗……他们这样要辛苦到日头下山,才收摊。第二天接着再重复今天的活计。
回到家,我又去侯伯伯家门口玩,因为从我家到他家门口,只有几步路。傍晚时分,前面戴木匠家后屋正好遮住西晒的太阳,把他家门口阴影了一大块,否则这朝西的门口要热死了。侯妈妈将地上洒好水、端出竹床、拿来小竹椅、端出红辣椒片炒蚕蛹、香干臭、花生米、小白菜汤。侯伯伯光着赤膊,坐在竹椅上,一手拿芭叶扇摇着风,一手交换着端杯咪酒、拿筷子吃菜……忙碌一天下来,这时候的他,最惬意了。那炒得黄爽爽的蚕蛹,有时候我在一旁看了都眼馋,侯妈见了,拿筷子搛一两个到我嘴里去……
这位搓纺丝线的手艺人,叫侯紫阳,老伴叫胡玉琴,后嫁给侯伯的,两人无儿无女,租赁我家隔壁的房子,是牌坊街“ 塔儿下口” 开馆子店王家的,侯伯曾当过街道干部,不知为什么又不干了,他搓纺的丝线,销往何处?收入多少?并不乐观,以至手头拮据,生活简朴清苦,侯妈常把旧衣、褪色的衣,拿到郭西街“大草堆”染坊去染了再穿。当时我就疑问:搓纺那么多丝线,自己却没有一件凉快的好衣服、纺绸褂子穿?我母亲称她:“胡玉琴是个小母鸡” ,穿着染过的衣服,还怪好看的呢!”侯妈她个头不高,中下等身材,喜欢门口小孩。侯伯有肺病,复发时,发烧,常见他用手帕扎着额头,偶尔看他还吐少许血。
一次冬天早上,我家大门刚开,侯伯就拿一个搪瓷脸盆进来了,问我妈:“应儿还没起床屙尿吧?”我妈回说:“没。”他说:“那正好!我来接!”说着就拿脸盆进房间接我的尿,刚巧我要起来撒尿,就站在床上,捋起裤兜就畅快淋漓地“叮咚哐当”屙到他搪瓷脸盆里去了……后来听大人说,他这是接早晨童子第一泡尿治病,也不知是哪里搞来的偏方?
后来,也没见他生活和身体有多大改善,仍旧在电影院的院子里或在跃进路旁搓纺丝线,侯伯的肺病仍旧没有好。之后,他们就搬离了那里,再之后,听说他们相继去世了。从此,城里再也没有了搓纺线的手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