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6069|回复: 5

从清溪河到秦淮河,一江春水向东流(程应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6 16: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六七十年代初,我就到过清溪河的发源地——崇山峻岭环绕的源溪村!那时,随剧团下乡演出,深入到贵池偏远山区。亲眼目睹了,那碧绿清澈的河水,由山间瀑布、溪流组成,缓缓流淌到山外……源溪村,还是傩戏戏曲活化石的故乡。
1.jpg

2.jpg

3.jpg

剧团几乎伴随着清溪河崎岖坎坷的奔流方向,沿着刘街、梅街、潘桥、桃坡、白洋(在蒲庄、白洋一带,叫白洋河)等山村小镇,一路巡回演戏出来,来到里山、复兴、上清溪、万罗山脚下。
4.jpg

在这里,清溪河形成一个半弧形的湾道,映出风景如画的万罗山姿色。千百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驻足、垂钓,写下了《清溪行》《宿清溪主人》《清溪半夜闻笛》等诗,其中《独酌清溪江祖石上寄权昭夷》曰:“我携一尊酒,独上江祖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迥日西照。永赖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至今这河畔,还完好保留着诗仙当年观景钓鱼台。
九十年代初,四十多岁的我,正当年富力强,改行经商,自作主营业、歇业。一次,关了店门,带小学尙未毕业的女儿、同妻子一道,骑着脚踏三轮车、自行车,携水果、干粮、饮料,离城约二十华里,去观赏清溪河旁的万罗山景色。
那天早晨,踏着初升太阳照耀下的柏油路,沿着穿城而过的清溪河岸,向南进发,经齐山翠微亭下,来到万罗山清溪河边,乘竹筏到河对岸,攀登灵秀的万罗山,感受一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在山间的意蕴……行走在石板铺就的平缓山道上,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从山脚下珍珠寺经过,欣赏了通天门、逻人石、船形石等奇特山石景观。山上,还有不少摩崖石刻、碑刻,叙述着古人对山景的那份诗情爱意。
爬上一块稍平整的山顶,铺开塑料布,席地而坐,边饮水、吃水果、干粮,边观赏山脚下如绸带一样的清溪河和远处的六峰山、太朴山,以及周边漫山遍野的翠竹青青,苍松、翠柏、云杉、槐杨。那旖旎绿茵如画的风光,对年少女儿的心灵,起了不小的触动……下山道上,我对女儿谈起,始建于唐朝那座小珍珠寺,以及涤墨池、门前井、油盐石等古迹。涤墨池,曾是当年李白研墨作诗洗手之处。
返城时,披着夕阳的余辉,意犹末尽,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功塑造这清秀美丽的山水……踩着车,同坐在身后的女儿还讲起数年前,池州家机厂有一位工人叫陈小初,因几次来这清溪河边万罗山游玩,从中获得了文学创作灵感,写下了中篇小说《在自然风景区》,他投稿到秦淮河边的南京城大型文学丛刊《钟山》上发表,后又被《小说月报》选载,在广大青少年读者中和社会上引起好评。
还同她说,母亲在世时对我说,父辈就是从这条清溪河上航船,载竹、木、柴、炭、茶叶、大米到下江芜湖、南京秦淮河去闯码头、做生意这事。
时至2015年,一个春末夏初、气候宜人的日子,已经成家立业的女儿、女婿,带着刚喊二三岁的外孙女,开车回来度假。
这回,我们全家再次去清溪河畔万罗山游玩,真是“ 鸟枪换炮” 了,不像当年那样踩着三轮车、自行车寒酸相——头顶骄阳去,身裹夕阳回。女婿开着福特牌白色越野车,”呼哧” 一下,就到了目的地。
5.jpg

一家五口,乘坐黛褐色竹排小凳上,在万罗山下清溪河上荡漾……撑排人,用竹篙轻点一下,就驰出岸边,平静如镜的河水,立刻泛起波光粼粼来……
我的思绪,也像河面上波纹一样,一圈一圈的……
女儿自从高中毕业后,远离清溪河边的池州城,到北方一个大城市本、硕连读,吃了不少苦,流下不少辛勤的汗水。我那时,也正面临改制、下海做生意、自谋职业、找生计的局面……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好在,女儿毕业后,到南京应聘上江苏省一家主流谋体工作。 在这方面,她像祖辈去秦淮河闯码头的精神,又不同于他们只是个过路客。她要凭借现代年轻人的胆量和知识实力,在石头城扎根下去,不做水上浮萍。
6.jpg

恍惚中,竹排靠了岸。看山间万绿丛中,修建一新的千年古庙珍珠寺,非常醒目、耀眼;鸟儿啾啾,山花盛开,似乎知道我们要来重游万罗山一样,展现出一副欢迎姿态!除了该逛的景点,都到了以外,小外孙女,流连忘返万罗山上罗汉竹和那片茂盛挺拔的竹林!在那里,她看了凸肚的罗汉竹,用小手摸了,哈哈直笑……抬头仰望,直冲云天的翠竹,似乎在遐想什么?……愿她像翠竹一样,节节拔高,健康成长!
7.jpg

8.jpg

在河对岸,离江祖石李白钓鱼台不远处,找了一家临河而建的“ 农家乐” 土菜馆就餐,女婿赞不绝口清溪河边土菜馆菜肴的味道,尤其对那河水煮小河鱼。
当年金秋十月,我去南京,领略一番父辈曾到过、如今女儿已定居的南京——秦淮河风光!国庆节第二天,女儿弄来两张票,叫我和她妈,傍晚乘船去游秦淮河,这正合我意,早就向往朱自清笔下描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了……
9.jpg

10.jpg

11.jpg


黄昏徐徐退去,夜幕缓缓降落,来到夫子庙东水关遗址登船,畅游一下这“十里秦淮”。 只见数条游船停泊在岸,待游客上下船;游人如织,来来往往,摩肩接踵,语声喧哗。河对面,巨大双龙戏珠造型,在彩色灯光映照下,奕奕生辉,非常晃眼!两岸灯火璀灿,流光溢彩……各种广告霓虹灯,五颜十色,大放辉煌。身后夫子庙,热闹如同白昼,现代商业气氛,非常浓厚!这一切,都有别于二三十年代朱自清、俞平白笔下描写秦淮河情景了。
带着寻迹访踪、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赞美、为其倾倒的心情,开始了漫游……
秦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也同池州的秋浦河、清溪河一样,是长江的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的主要河道,古名叫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分“内秦淮” 和“外秦淮” 。我所游的这一段是“内秦淮” ,是最具繁华、精彩、有韵味的一段了。
唐朝大诗人李白、刘禹锡、杜牧等都曾为她写下诗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对“十里秦淮”有过生动的描写。
伫立游船甲板,观赏两岸景点,一边是:“秦淮水亭”吴敬梓故居,一边是桃叶渡。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48景之列。清人张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题咏》“桃叶临渡”一景中写道:“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文道出了桃叶、桃根姊妹俩,同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小妾;因王献之当年曾在此迎接过爱妾桃叶,古渡口由此得名。
        秦淮河上,还有一座桥也小有名气,那就是朱雀桥了。唐诗人刘禹锡在怀古名篇《乌衣巷》诗中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脍炙人口、千古传咏的名作产生后,乌衣巷和朱雀桥便闻名于世。
12.jpg

至于始建于五代杨吴时期的上水关,还有历朝历代建的平江桥,白鹭桥,文德桥,来燕桥,武定桥,镇淮桥(中华门处)直止西水关,也都有典故来历。就不细说了。
我脑中切换出池州城清溪河边的画面——那架着古兴济桥和近些年来建造的索拉桥(烟柳渡) ,南门大转盘桥、翠微苑桥、汇景桥、百牙桥等,它们在心中一一掠过……

13.jpg

14.jpg

15.jpg

河岸两旁,高楼林立,倒影河中,入夜华灯初放,景灯齐明,不失为一道道倩丽的风景线,不逊于秦淮河的韵味。还有那河旁的花圃、草坪、广场、亭台、楼阁,水榭等,也都是宜人景观!可与秦淮媲美。徜徉于河岸” 清溪诗画墙” 边,抚摸那石刻、雕像,感受那自唐、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的朝代更迭、世事变幻的风云,清溪河沉淀着李白、杜牧、岳飞、包拯、苏轼等古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想要追寻那朱自清、俞平白笔下的桨声灯影里的“ 十里秦淮” ——那般朦胧、昏黄灯笼悬挂船头、河岸、“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弹唱平弹、昆曲,由艄公划着船、从河面上飘过、水墨画似的场景,那是体会不到的。在清溪河畔,同样也是,想寻探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般的素雅淡泊图,也是天真的。
毕竟时代不同,社会变迁、进步,要“ 发思古之幽情” ,“食古不化” ,抒小文人怀旧情怀,与一日千里的潮流,格格不入。历史的场景、画面,永远定格在翻篇的那一页。你只能从文字上欣赏、品味、感受一番。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重山。”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
眼下,女儿家,已从原来的白鹭花园小区,搬到离秦淮河更近的社区,通过十九层高楼的落地阳台玻璃窗,可全景式的清晰地看到,秦淮河上新架设的桥梁,每天都有大型机械船,从河面上航行……这是今日秦淮河景象!

16.jpg

我从毓秀门到清溪河边,也偶尔看到有游船从河面驶过……滔滔不息的清溪河水,向下清溪妙因古塔方向流去,与流入长江的秦淮河水汇合,一同流向汹涌澎湃的东海!……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4-16 17:5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程先生美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20:2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谢谢你文题改动的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11-30 19:0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美文,谢程先生的分享!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12-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先生美文。期盼先生来白洋采风体验。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12-9 10: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如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5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