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石门高 石门村,位于棠溪镇东南部,古称石崇里,因“山为城,石为门,高氏聚族而居”,故名“石门高”。据《高氏族谱》记载,石门高距今已有1800多年。村落呈“七星北斗状”布局,境内有高氏宗祠、徽派古民居、船形房、桃花坞、八卦墓、白沙岭古道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012年,石门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正是春意融融的季节,“桃花坞”里的香气把我们唤进“石门”。沿龙舒河溯流而上,途中照例少不得“鸟语花香”“春和景明”之气象。
先到村北水口。但见一狭处,两块巨石分扼两岸,相峙而立,像极两扇门户,这便是“石门”的由来。据《高氏族谱》记载,高氏迁居石门,始于东晋元兴年间,其先祖于崇山峻岭中刀耕火种,世代传承,逐渐繁衍成秋浦一带的名门望族,曾有“西汉居千载,东晋第一家”之说。故此,世人又称之为“石门高”。
过桃花坞,想起清光绪《贵池县志》上的话:“春台岩,高霁所筑桃花坞,李白与高霁同游处也。”不免驻足一番。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桃花连阵,披覆山峦,有过世外桃园的风光。唐朝的风似乎把一切都带走了,所幸吹不动那一方巨岩,其上“桃花坞”三字,古朴苍劲,依稀可辨;只是没能告诉我,是否李白亲书。其实,是谁所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挺过一千多个风霜岁月,容颜如斯,实在不易。
擦着马鬃墙,踏进石门古村。行于幽弄古巷间,似乎走在一道深刻的皱纹里,心头不觉涌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况味。有时,又会莫名地生出幻想,幻想在某个拐角处遇上一位行走在时光隧道中的人,比如李白,看看他摇头晃脑走路,平平仄仄作诗,是个什么样子。
李白的诗写得好,被后人称作“诗仙”,但他终究一凡胎,否则就不会出入名利场,从而得罪权贵人物了。不过也好,如果没有得罪权贵,就不会遭贬,也就没有天宝八年冬天来秋浦的那一趟旅游,或许就没有那首被称为九华山《定名篇》的联句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自然没遇着李白,倒是那些古宅让人惊叹。整个村落以明代建筑居多,那些门前的石鼓上、花坛上,尽以柔和的线条勾勒出大明的古风。高高的“品”字型照壁,落灰的白墙,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昂起的马头墙,构造出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把我们困在朱明王朝的氛围里,让我们细细品味古代建筑的高贵、恢宏和典雅。
一位高氏后人把我们领进高氏宗祠。这座宗祠建于明代,整个布局串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依山就势,逐进递升,极富层次感;纵横二十余丈,七进多出,构成古风古韵的建筑宅第。除了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外,这座建筑还隐含着古老神秘的风水学。
它背靠牛形山,取“神牛”之意;门前一方塘,花岗岩砌成,滤水而收,四时不涸,被誉为“方塘活水”,传为“神牛”饮用;方塘对面有一高大的古树,意为“拴牛桩”,以保“神牛”常在,风水不泄。观之,思之,颇有意思。
走进宗祠门厅,抬头仰望“人”字造型的房顶,那些幽黑的柁梁和墙壁上雕饰的各种图案,“双狮绣球”“老鼠偷葡萄”“鲤鱼跳龙门”“雄狮独坐”等,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尤其是第六进厅,罗砖地面上清晰显示着明代“孝鹿图”“莲花灵芝”等砖雕,色泽如初,让人惊叹。整个建筑总计一百三十六根木柱,落在厚实、雕刻各种花纹的柱础上,撑起整个房架,承载整个大厦的重量。
古宅内,方方正正的天井,敞亮通明,一无遮敝。若是晴空万里,阳光扑地而来,给幽深的院宅送来光明和暖阳,使这个纵深宅院,并无半点阴暗潮湿之感;倘遇雨天,高空飘落的雨水,直落天井,注入“回”字型石池内,循旋通绕,流向室外。像这样古老的天井,只有在如许的老宅才能看到,既可采光,亦可赏景,更能调和阴阳,把天道与尘世,把自然与人类,糅合得相辅相依,相谐相融。
高墙深巷,斑驳幽暗,布满岁月风尘。那翘角飞檐,高昂的马头墙,“品”字型照壁,古旧的封火墙,无不让人恍惚,不知今夕何夕,身在何处了。 在古村里行走,有时觉得历史并不遥远,仿佛只须横跨一步,就轮回了去。
国庆、中秋哪里去?宝地贵池任你游 ——精品线路推荐之二:文化摄影探寻之旅 国庆、中秋哪里去?宝地贵池任你游 ——精品线路推荐之一:秋浦胜境诗画之旅 【遇见贵池 · 古手工】茅坦酥糖 唇齿留香 【遇见贵池 · 古树】树影之下 【遇见贵池 · 古村落】东晋第一家——石门高 【遇见贵池 · 古桥】清溪河上兴济桥 【遇见贵池 · 古建筑】百牙山上百牙塔 喜讯!贵池区荣登“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