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0154|回复: 7

文源桥上思古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4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文源桥上思古今

    近两天南京阴雨,清晨照例跑训,备战11号的常州马拉松,儿子在学校冲刺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两相不扰,还可以相互激励。因此白天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自由安排的,加上国庆长假期间人都扎堆景区,街上的行人车辆不多,让人颇感舒适,于是我边走边寻,慕名来到夫子庙的“文源桥”怀古。
be95078323cacfcdb940e715d678fbd1_rBABpV02rcKEShKJAAAAAFi9wDY555.jpg
    “文源桥”与“文德桥”遥相呼应,寓意江南贡院“天下文枢”之意。其实“文源桥”在明代叫“黄公桥”,是木桥,为纪念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状元黄观而建,1931年前后改建成水泥桥,经历多次维修,直至1965年拆除,复建为空腹式钢筋水泥双曲拱桥,桥形轻盈匀称,因其紧靠白鹭洲公园,遂更名为白鹭桥,后为了与“文德桥”相呼应,改名为“文源桥”,可当地老住民,仍呼旧名黄公桥。该桥造型古朴典雅,结构还十分新颖,史料记载是南京长江大桥引桥的“试验桥”,是为了保证南京长江大桥引桥引用的双曲拱桥技术万无一失,建设者们便选择在秦淮河上的这个地方建造“文源桥”,为大桥引桥的建设提供测试数据。行走在这古朴典雅,颇具人文元素的桥上,思绪却被拉回到了明末清初十三世祖郑三俊的文字中。
77be3a77497c17049879de100f14d03c_rBABol02tzmEBCyuAAAAACjHFtM882.jpg
    据郑三俊1628年的《批案》记载:“驯象门之外、赛洪桥畔有祠,祠后有先生、夫人、女之墓,竖祠则漪园焦太史(焦竑,状元,南京人)、广乘沈给谏(沈广乘)主其事,本部实周旋,其后理墓则本部独任之。而祠额、坊额则两太史手书,内祠无祭产,止有供僧米若干石,祠部主之外,祠自己酉(1609年)以后始置少产,岁可数十金,春秋供祭外,瞻僧无几。本部暨合郡绅衿主之,今二十余年矣,亦从不闻有祁门之黄诏者。一瓦一木之捐,岁时操豚蹄而展候也。本部以己酉秋去,戊辰(1628年)冬再来,祠墓依然松楸郁郁,惟池之人岁时奠饗如故,而祀事草略,始加增饬,犹尚不闻有祁门黄诏者,继池人修祀后,焚楮奠浆也。”说明郑三俊是组织者,南京礼部是管理者,焦竑、沈广乘是具体实施者,建成后由僧人进行日常管理
IMG_3502.JPG
    另据焦竑1606年的《礼部侍中黄公元配翁夫人暨二女墓祠记》记载:“侍中黄公死靖难间(因反对朱棣篡位,失败后自杀逊国),其夫人翁与二女及家属十人并日死金陵,今去之二百年所矣,乃有公乡人施益臣者索而封且树之,醵金为祠若干楹,并貌公其中。会宛陵徐公大任以大光禄来摄京兆,徐公廉直好义,所在著声,与余善闻之,而忻然往拜焉,荐蘋藻(祭祀的食品),祠春秋,勒为常仪,其于表章忠贤之典始备。”说明黄观及妻女的墓祠是由青阳人施益臣集资修建的,宣城人徐大任(留都南京地方长官)和焦竑(太史)一起商议制定了春秋祭祀的规定和礼仪制度。
黄观墓志铭一.png
    再据郑三俊1629年的《黄公祠墓田记》记载:“赛洪桥黄侍中先生祠,为先生、夫人暨二女埋骨之所,乙巳、丙午间(1605年至1606年),焦先生墓而祠之,吾郡缙绅为置墓田若干,岁入瞻僧之外,俱以供祭祀香火之用,虽治具不丰,牲醴稍备,今二十年矣。余等重来白下(指南京,郑三俊1628年任南京户部尚书),再举前祀,瞻拜低徊,觉松林郁郁,灵爽依然,而白蘋玄酒未足为供,索当时之藉,已无存者。然墓田所入殊俭,僧雏日众,不足糊口。今议再为捐助,增置墓田若干,继此岁时有,事或不至如今日之草草乎!”郑三俊召集乡贤再次集资购置墓田一百余亩,租金用以维持墓祠僧人的日常开支。
IMG_3543.JPG

        另外,在1986年维修该桥时发掘出一块原立于黄公祠中的“大清同治八年(1869年)仲秋月重刊”的桂迓衡《黄文贞公传》石碑,昔日文物重见天日,再现了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烟云变幻。
    其实,古时秦淮河文德桥畔分别有黄公祠、贵池会馆和黄公桥。黄公祠、贵池会馆是紧靠秦淮河的一处古朴建筑,旧式的楼房,进入大门是两厢小小的回廊,这便是安徽贵池人在南京聚集、祭祀的地方。这里经常来往、住有失意的政客、谋差事、上学堂、做生意及投亲访友的乡人,凡是贵池人到此即为家,住宿是不成问题的。即使住上一年半载,也没人干涉,成为贵池人历来旅居金陵的寄宿之处。与会馆相距不远,便是黄公祠,若是会馆人多、住不下了,这里也可下榻。数百年来有了黄公祠名下的产业,以作祭祀之资。除了祠堂的房屋以外,还有田地百余亩收租。这些都由贵池同乡会所组成的理事会掌管,并有专门司职人员负责管理。对其房屋的维修,以及黄公祠和会馆的收入与支销,逐年均由会馆理事会核销。南京解放前夕,这里的所有账册契据,均由当时负责的理事长刘瑞启带到台湾去了。1949年后,黄公祠则改为了粮站,贵池会馆由当地房管会代管,并且租作民居,遭到了彻底破坏。更为不幸的是随着老城的改造,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IMG_3544.JPG
    一边往回走,一边默默地回想着十三世祖郑三俊的《表忠祠》:“三江彩色明秋树,五国城头忽烟雾。赤龙在天苍龙飞,重华火烛空翠微。雏鸾野鹊懽无极,独有元勋心惨恻。九重日夜奏箫韶,五载幽囚坐荆棘。元勋不与凡侯同,皇英日近明光宫。劲松岩岩不可折,血洒阊阖生悲风。天子至今动颜色,屹立祠堂向南国。片霞时拂石城(南京)隅,双鹤夜落钟山(南京)侧。钟山佳气郁崔嵬,殿门仿佛对山开。子规一声碧云裂,椒糈往往醉荒台。君不见!繍幙金弦拥高爵,昔者功名今零落。蒸尝惟进大忠祠,悲歌不向凌烟阁。”
    历史正不以人的意志滚滚向前,或许它可以告诉您答案。却不知黄观的家乡池州市贵池是否还保存有其牌坊和墓祠以供后人瞻仰祭奠和警示?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0-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观投水处李阳河岸有黄观衣冠冢残碑,现是县级文物加以保护。清光绪年间立的黄观祖父墓在贵池清溪也遭掘挖,残碑扔在一旁。
自认为是黄观后裔的江苏盐城,苏州一行人多次来贵池寻宗也没有多大动作。
黄公祠,牌坊更是无踪无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20-10-6 10:27
黄观投水处李阳河岸有黄观衣冠冢残碑,现是县级文物加以保护。清光绪年间立的黄观祖父墓在贵池清溪也遭掘挖 ...

这是池州人文的没落,更是本土文化的悲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0-8 01: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20-10-6 10:27
黄观投水处李阳河岸有黄观衣冠冢残碑,现是县级文物加以保护。清光绪年间立的黄观祖父墓在贵池清溪也遭掘挖 ...

黄公祠近年好像在杏花村文旅区复建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0-8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嵬 发表于 2020-10-8 01:19
黄公祠近年好像在杏花村文旅区复建了

是有这回事,由三中一位老师举荐,杭州开发商承建的,我认为没有历史原味。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0-8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20-10-8 07:43
是有这回事,由三中一位老师举荐,杭州开发商承建的,我认为没有历史原味。 ...

这种独一无二的本土状元文化不重塑,成天喊千篇一律的李白诗歌文化,外地人要研讨李白的诗歌文化是不会到池州来的,只有“六首状元”黄观的忠烈文化才会吸引学者和游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0-9 11: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紫溪老人 发表于 2020-10-8 11:07
这种独一无二的本土状元文化不重塑,成天喊千篇一律的李白诗歌文化,外地人要研讨李白的诗歌文化是不会到 ...

华岳 吴应箕也没给宣传起来...哎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嵬 发表于 2020-10-9 11:19
华岳 吴应箕也没给宣传起来...哎

我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池州本土文化名士多加关注,力争发掘出更多的本土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