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前言:寻味记,寻味舌尖上的池州,致力于帮吃货们发掘正宗的池州味道。无论是街知巷闻还是名不见经传,只要是美食,都是咱们认真寻味的对象。本期寻味记,小分队来到毓秀门菜市场,带领大家寻找这里的美味。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古龙先生的话虽有些夸张,但仔细想想又不无道理。要讲生活气息,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得上菜市场。毕竟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作为一天生活开始的地方,菜市场旁的美食那自是必不可少的!而毓秀门菜市场,身处热闹喧嚣的南门。南门一直以来又是周边乡镇人员入城的必经之处,因此各式各样的美味汇集,成就了南门美食圈如今雄霸一方的地位。
由于菜市场改造工程的实施,毓秀门一改往日脏乱差的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高大上的“商超”!它的新形象瞬间刷新了大家过去对于菜市场的固有认知,也因此越来越热衷于挖掘它周边的美食。
" 1 "
正对菜市场入口的“中国披萨” ▼
菜市场入口处正对面的胖姐饼店,开了有几年了。主要是卖有着“中国披萨”之称的酱香饼。这家店真正秉承着美食传承的精神,今年才由师傅传给了徒弟。换了店老板,不换的是最初的那份美味。
清晨,饿着肚子逛菜场的人,在摊子前吆喝着:“老板,来两块钱的饼”。
他家的酱香饼论斤称,8元一斤,5块钱甭管男女,足够你吃的饱饱的!
28岁的林超,和师傅一样是马鞍山人。在学习了一年多的技术后,师傅将店交给了他。
他家的饼口感很丰富,香中有甜,甜中带绵,辣而不燥,软而不糯。特别是饼面上的那层酱,撒上一层芝麻和葱花,真的是绝了!配上一碗池州人爱吃的白米稀饭,简直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说起他家酱香饼好吃的秘诀,林超自豪滴表示,可能是盐吧!盐是自家调制,市面上绝对找不到第二家。
除了酱香饼,他们家还有鸡蛋饼、素饼、麻球等,品种众多。夫妻俩每天清晨两点多就要起床准备,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关门回家,一天下来,要卖上百张的饼!
凭着年轻的那股冲劲,“开连锁”成了林超心里为之奋斗的目标。
" 2 "
小花发粑,菜市场的人气王 ▼
小花发粑,这个看似简单的名却一点也不简单,每天要卖出近万个发粑,着实是菜市场美食名单里的NO.1。只要开门,排队就不见断档。在这里,没有吆喝叫卖声!发粑从凌晨3点卖到下午6点钟左右,下班晚的食客来了,空手而归是常有的事儿。
老板是一对地地道道的池州夫妻,卖发粑的起因完全是因为老板娘自己爱吃,却一直苦于吃不到记忆中那种纯正的儿时味道。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从一位外地的朋友的发粑店里吃到了她记忆中的味道。“对,就是那个味!”于是她和老公辞去工作开始学习发粑的制作方法,便有了今天的小花发粑。
为了保证口感,发粑都是当天现做现蒸,因此经常不够卖。于是,很多食客都提前一天早早就预定好。
夫妻俩每天凌晨两点起来准备一天的食材,凌晨三点就能出第一锅,来自市区及周边乡镇的早点铺主也赶早过来批发采购。
在大家的焦急等待中,一笼笼刚出炉冒着热气的发粑被端了出来。粑香四溢,老远就闻到了香味儿!
不似过去大而厚重的发粑,他们家的发粑经过改良后,在表面加上了葡萄干。整体小而精致,膨松饱满,富有弹性,香甜软糯,像个可爱的“白胖子”。
撕开可以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孔,咬一口,酸酸甜甜很有韧性!嗯,真香~
" 3 " 真真牛肉煎包,定时销售 ▼
毓秀门附近的小粑煎饺店不少,但煎包独独就这一家。从兴济小区搬到毓秀门菜市场,他家几乎包揽了池州人的下午茶!
食客们往往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买,一般都是带回去做为公司下午的点心。甚至还有从火车站远道而来的,就为了这口煎包。
做煎包的老杜,19岁就开始在上海学做早点,在早点界里摸爬打滚了几十年,早已练就了一身本事。
前几年,因为孩子要上学,不得已才放弃了自己“大城市的梦想”,老老实实在贵池开起了自己擅长的煎包店。
为了更符合池州人的口味,老杜对煎包进行了改良。坚持用自家调制的酱料,这也是他家牛肉煎包口味独特的原因。
粉丝馅
除了牛肉,就属粉丝馅的煎包最好卖。不过为了方便区分,减少食客的纠结,他家除了牛肉、粉丝、萝卜,也找不到第四种馅了。
别说,这老杜卖煎包还真是任性。一天下来,甭管卖了多少,他给自己定了下班时间,早上9点半和下午6点半,一到点马上就“收手”回家。
" 4 " 22年,把青春献给面条 ▼
九华面馆,在毓秀门菜市场再往前走一点,由于树木遮挡,门头不是很显眼,一不留心就错过了。
在贵池人老字号的名单里,它绝对能排上前几,味道也一如既往的在线。相信老贵中的学生,对他家一定不陌生。那会学生们每天最大的期待,恐怕就是早自习后的那口面了。
不管刮风下雪,面馆每天雷打不动的早上6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承包了食客们的一日三餐。
说起自己与面馆的“爱恨情仇”,吴阿姨把时间倒回了22年前。那会,她和老公双双下岗,为了生计,被迫创业。
由于老公平日里对吃的颇有研究,于是一合计,开起了这家面馆,没想到这一“入坑”就是22年,两个人的青春都献给了面条。
最早开店那会,一碗面才1块2角钱。凭着被大众认可的口味,她家在一众面馆中脱颖而出。所有的浇头、酱料、辣酱都是吴阿姨亲手所做,为的就是节省成本,区别于其他家的口味。
炸酱面、肉丝面、牛肉面、大排面是他家多年来的金字招牌!她家卤的牛肉和大排,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卤牛肉
大排
据吴阿姨粗略统计,平均每天要卖出80斤小刀面。
不喜欢吃面条的也不怕,你还可以解锁炒面、盖浇饭、混沌、炒饭等其他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