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7139|回复: 2

东至南原郑氏姓氏源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东至南原郑氏姓氏源流
    【提要】南原郑氏源于荥阳郑氏,是中国汉代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人。据《新唐书》记载,南原郑氏始于黄帝之子少昊,本为姬姓,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韩哀侯灭郑后,子孙相继以国为氏。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南渡江南,越二十世,于唐朝永泰元年(765年)迁居祁门,遂为祁门郑氏。再越一世,分迁建德禾城(今东至县葛公镇仙寓山村),又越十二世复迁建德南原(今东至县葛公镇洪方村),始为南原郑氏。自上古时期的少昊,至新时代的南原郑氏,从禅让、分封的封建社会到现代文明国家,由门阀、科举到现在的民主政治,其家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史,读懂了家族历史与文化,就是读懂了中华文明史。
《新唐书》宰相世系郑氏一.png
《新唐书》
    稽予郑姓之传,其来远矣。始于黄帝子少昊生蟜极,蟜极生帝喾(kù),帝喾生尧为唐帝、生契为商王祖、生稷为周祖也,稷能教民稼穑(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尧以其有功封于邰,别姓姬氏,号曰后稷,三传为曾孙公刘,公刘于夏桀甲子岁(公元前1616年)迁邠(读作bīn,同“豳”,古代诸侯国名,今陕西省彬县),又九传为古公亶父,古公迁岐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又一传季历,季历生文王昌为商西伯侯,昌生发为武王大兴周室,又八传至厉王,而周室寖衰,子宣王靖即位,发文武成康之旧,号称中兴焉。【郑素明按:周朝世系以下。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弃(后稷,即尧)—不窋(zhú)—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懿王之弟)—周夷王(懿王之子)—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
IMG_3685.JPG
《南原郑氏宗谱》(下同)
   爰是封其弟友于郑,是为恒公,《史记》云恒公友者,周厉王少子(小儿子)、而宣王母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时三十三岁,百姓皆遍爱之。幽王以为司徒,其地在荥阳宛陵之西南,今河南开封府郑州是也,友相豳王(诸侯)寄帑(寄托妻子和儿女)于虢、郑之间,前莘后河,左济右洛,坐芣(伏)、騩而食溱、洧,谓之新郑。幽王不道,恒公殉难,其子武公掘突收父散兵,迎立平王,继为司徒,孙庄公寤生,皆相平王,为司徒者三世。厉王以下至康公乙,凡二十三公,传十五世,韩哀侯灭郑。【郑素明按:郑国二十五位君及世系。1、郑桓公(姬友、周厉王子、周宣王弟)—2、郑武公(姬掘突、桓公子)—3、郑庄公(姬寤生、武公子)—4、郑昭公(姬忽、庄公子)—4、郑历公(姬突、庄公子、昭公弟)—4、郑昭公(姬忽、庄公子、复位)—4、郑子亹(姬子亹、庄公子厉公弟)—4、郑子婴(姬子婴、庄公子子亹弟)—4、郑历公(姬突、庄公子、昭公弟、复位)—5、郑文公(姬踕、厉公子)—6、郑穆公(姬兰、文公子)—7、郑灵公(姬夷、穆公子)—7、郑襄公(姬坚、穆公子)—8、郑悼公(姬沸、襄公子)—8、郑成公(姬睔、襄公子)—9、郑釐公(姬恽、成公子)—10、郑简公(姬嘉、釐公子)—11、郑定公(姬宁、简公子)—12、郑献公(姬趸、定公子)—13、郑声公(姬胜、献公子)—14、郑哀公(姬易、声公子)—13、郑共公(姬丑、献公子、声公弟)—14、郑幽公(姬已、共公子)—14、郑繻公(姬骀、共公子)—14、郑康公(姬乙、共公子、幽公弟)】。
IMG_3686.JPG
    自韩灭之后,康公子鲁避陈(国)、宋(国)之墟,以郑为姓,则郑之姓断自鲁公始,可不再计而决矣。但据元范公(祁门郑氏66世郑元范,郑鲁之子)《姓始由来序》,有五世无闻之说,嗣后修谱者直纪世而不书名,及考之他谱,皆云鲁生肆为大将军,肆之子成为县尉,成之子四,长腾、次供、次据、次玕,当秦灭楚王,分据为武阳君,而腾之子安平,父子相继为大将军,至安平子徽则又为新筑君,徽子荣复为大将军、号令君(郑荣,号郑君),始为项将,后归汉,遂闻于西汉,世登显秩,何为纪其世而复缺其名也。若荣之子讳当时者、字庄(郑当时,字庄),每以任侠自负,脱张羽于阨,声振梁、楚,景帝朝为太子舍人,建元间为大司农,与汲㸃(郑素明按:“㸃”有误,应为黯)同列九卿,而司农子韬传子冲为康平侯,冲子房为大中大夫,房之子季为赵相,季之子奇为谯郡(今亳州郡守),公子奇、子穉(稚)、孙賔(宾)相继为御史中丞,賔(宾)之子兴、字少赣,明《春秋》,其时之学者,师之建武(东汉皇帝光武帝刘秀),初征为大中大夫,凡书奏光武帝,辄嘉纳之,其子众者、仲师也(郑众,子仲师,经学家,称为郑司农),以经术知名,永平初,辟司空府,抗节不屈,明帝壮之,乃召为军司马。众之子安世踵(继承)司马门塗(途)为城门校尉,旋官太守。而安世子霄乃克绍前徽,亦继为太守焉。霄子均尚书,均子默太守,默子泉官给事中,泉子含为谏议大夫,含子琳都尉,琳子熙詹事,熙子泰官刺史,泰子畴官侍郎,维时泰及其弟浑,仍还迁之荥阳。而畴之子庠,历官太守,其子讳平,敕戍浙之峥嵘镇,以功封开国公,盖浙之峥嵘镇属南近丹阳,吾庠公值晋惠之乱,欲避又以子戍(军队防守)南,遂于永嘉元年八月十九日,挈家(携带家眷)渡江而南居丹阳之秣陵,盖南渡实始自庠公。其为二十世后之选公(郑选,祁门郑氏63世,其为始祖),始南渡于唐代宗永泰之元年者,误也。
IMG_3687.JPG
   庠公子平传子瑛,为驸马。瑛之子亨、孙曜传子思,再迁新安郡北之律邪村。思于洪(洪州,即南昌)官尚书,传汝舟暨汝舟之子州传凤,为谏议大夫。凤子时习传寿山,寿山子大鲤,擢探花郎。大鲤之子仁,官侍郎。仁子翀,光禄大夫。翀传次子净,净传次子度,武接(节)大夫。度之子昌言,以状元跻丞相。昌言子弼,传子筹,筹之幼子选(郑选,祁门郑氏63世,其为始祖),以恩赠尚书,复由歙之官塘迁祁之营前,四子曰京、曰成、曰湾、曰荣。京公之子五,长盈公、次子珣公、次瑜公、次茅公、次柔公。成公之子三,曰风、曰明、曰夙。湾公之子五,长艺公、次谓公、次传公、次鲁公、次玫公,旧谱有称为畈者,误也。详传荣公之子二,长思冕公、次思造公,皆失传。
IMG_3688.JPG
    吾祖京公(郑京,郑选长子,南原郑氏64世,其为始祖)在唐绍宗乾宁间(894年—898年),为宣、歙、池观察使,迁州司户,进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复迁家池之建德(今池州市东至县),居禾城(今东至县葛公镇仙寓山村),是为南原之鼻祖也。公殁于归葬汪劳坑之寺里,丙向,今失其处。公生盈,盈生智,智生询,询之幼子缵宗公徙居高田(今东至县葛公镇仙寓山村),暨宋之嘉祐(北宋仁宗赵祯所用最后一个年号,即1056年—1063年)复以玫公(郑玫,祁门郑氏65世)之五世孙、讳文渚者(郑文渚,浮梁锦江郑氏69世,过继到南原郑氏69世),入继缵宗之后,考之安禄公之《世系遗记》,所称传尚真者,此其是耶。尚真生思绍,思绍生昌绪,昌绪生立本,立本生天传、天祐,天祐生述之,述之生上交、近交;天传生继之,继之生远交,远交生才全公,才全公生恩公,恩公生日升公及日中公,日升公生安禄公、行礼九,日中公生安祚公、行礼三是也。
IMG_3689.JPG
    适大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颍州刘福通、徐寿辉等作乱,号称红巾贼。十二年(公元1352年)攻陷袁(今江西宜春市)、瑞(今江西高安市)、信(今江西上饶市)、徽(今安徽黄山市、江西上饶市)、饶(今江西上饶市、景德镇市)等郡,大元军征平徽州,红巾贼走散,过良禾岭(今仙寓山红旗岭),来吾郑,被伤者三、四人。十五年(公元1355年)又有双刀贼赵普胜(红巾军首领)据青阳(今青阳县)作乱,十八年(公元1358年)大明中山武宁王徐达讨平。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春,又有乡人罗友贤劄(扎)寨五都山及丫笄山、神山等处,又乱,冬间大明开平忠武王常遇春灭之,数十年间建(今东至县)无宁日,而民之东走吴越,西奔梁晋,南窜瓯闽,北逋(逃亡)齐鲁燕赵者,十亡八、九矣。
IMG_3690.JPG
    吾郑若恩公之行有亲属龙一、义一、祥一族属兴,日升公之行有亲属月一,族属清一、天一、佑一、成一、蘭一、宁一,安禄公之行有亲属宣一,族属仁一、绍一。其时罹难(遭遇祸难而死亡)者某某,逋窜(逃窜)者某某,亦未可更仆数(计算)也。独安禄(郑安禄,南原郑氏79世)以子遗之,身当抢攘(纷乱)之日,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始大造立籍。子思臣公、行洪四,尧臣公、行洪五,忠臣公、行洪六。无何(不久)四公又之嗣而继六公之子周(郑志达,南原郑氏81世)、行达三,当时就辟为邑掾(县城里分曹治事的属吏,或官府里的办事员),庙文庙,恩授以八品之职,志未竟而天夺其命,惜哉!幸先时娶金氏生祯公、行通一;英公、行通二,无传;才公,行通四,皆出金氏。其继娶陈氏生华公、行通八,嗣是而子姓渐炽。通一公生子六,曰嵩、曰崇、曰岗、曰峻、曰岩、曰峑;通四公生子六,曰崑、曰崙、曰端、曰徽、曰岑、曰豈;通八公生子一,曰嶽(岳);是为十三股。又统日升公之六世孙曰峎、曰嵘等,及日中公之六世孙曰广,则为十六股,而萃涣于统宗之祠,以永祀蒸尝云。
IMG_3691.JPG
    世系已蕃,人文蔚起,明兴百四十年,至正德辛未科1511年进士)若崑公之家石门公(郑正义,南原郑氏85世,官大理寺评事)以孝廉捷北闱,次孙白山公(郑正行,南原郑氏85世,官江西吉安府教谕)及岩公之孙鲁泉公(郑正观,南原郑氏85世,官浙江遂安县教谕、河南尉氏县学谕),又如日中公之三世孙雪牕公(郑仁达,南原郑氏81世,官河南修武县丞)、四世蘭洲公(郑金广,南原郑氏83世,官浙江宣平县丞。“四世”有误,应为日中公五世孙),俱以明经荐天府(掌管朝廷藏物之府库),且其时之列庠序(古代的学校)者,前后媲美,南原之祖至是益光且大矣。迨辛未1511年)以后,历八十余年,而吾白山公(郑正行,南原郑氏85世)之四世孙、元岳公(郑三俊,南原郑氏88世)以戊戌联进士1598年进士),累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既月山公(郑正义,南原郑氏85世)之四世孙、留庵公(郑三谟,南原郑氏88世)以甲子魁1624年举人)南省,官至高州太守,以逮万夫公(郑三杰,南原郑氏88世)之司训句曲(句容),用仪公(郑思逵,南原郑氏89世)之擢授令尹(县令)。一时人文济济,衣冠鼎盛,盖为我池阳之望族焉。
IMG_3692.JPG
   某等叨窃儒流,隶名(挂名)黌序(古代的学校),愧不能克自振拔,绳武(继承先祖的业绩)而嗣,似之则亦适,足以为先人之玷矣。今以家谱久淹,秩序未续,用是酌议修纂,付诸剞劂(刻镂的刀具),与垂永久。一以昭先代燕子贻孙之远,一以启后世水源木本之思,且使后孙子若孙一目如炬,而灼然有见以其源流也云尔(如此而已)。
IMG_3693.JPG
    康熙二十壬戌岁(郑素明按:“康熙二十”有误,应为康熙二十一,即1682年)春月穀旦
     裔思位、思谦撰(郑思位、郑思谦均为南原郑氏89世)
     【备注】郑素明,南原郑氏一百世,籍贯、出生地安徽省东至县,现居江苏省南京市。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1-2 17:1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2-20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信拜读您关于,探究我们家族文化的基因的文章,一次次让我触摸感受到家族文化的脉搏。(焕公股郑玉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3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