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9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09-7-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24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网发布《2020年第五批特殊人才引进情况的公示》名单中,@杨超越 在列,申报单位是上海简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对此,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回应称,消息属实,杨超越符合上海市引进人才标准,将以特殊人才引入。
有人反对:什么世道啊?她有什么作品?还特殊人才?让埋头苦读10几年的学生们情何以堪?不要跟我讲草根逆袭,这TM算啥逆袭啊?她是能唱?能跳?
粉丝还不明白吗?让人恼怒的不是她能落户上海,而是以特殊人才的名义落户上海。一个靠资本包装出来的明星,业务能力不行,靠着娱乐至上,流量至上营销满天飞,这就是她的特殊之处吗? 粉丝控评理由有下,纳税多,够努力,别人都是酸鸡,除此之外,别无他由。 1.人才引进政策是因为人才纳税多才引进吗?难道不是首先因为他是个人才吗? 2.够努力,大家活在这个社会上,又有谁不努力呢? 3.别人都是酸鸡,我发现杨超越的粉丝真的很会骂人。这不是酸,这是挑动了大家最底层的神经,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有劳才有得”,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以“按劳分配”为主,所以大家都去努力,去劳动去创造,而现在资本主义“不劳而获”的思想已经越来越影响青少年一代,一个靠资本靠营销包装出来的明星(问就是靠漂亮,问就是靠粉丝打投,问代表作就是还在努力)都能作为“特殊人才”,青少年一代会怎么想? 当他们未来的梦想是去当网红,当流量进娱乐圈,为了挣快钱,高关注时,那就已经出问题了,那么我们不仅想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所以人们才对杨超越是“特殊人才”有如此之大的反应,这已经不是纳税多少的问题
有人支持:
很多人在吐槽,其实这还真没什么好喷的。
纳税是硬指标,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科研国防、公务员体系,都得靠税收。任何城市,对于能提供高额纳税的人或企业,都很友好。
另外还有就业,像杨超越、李佳琦这种人早就不是个人作战,都有不小的团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
结合前两天上海发布的落户新政已经大大放宽,各行各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比如钢筋工、保姆、美容师,都有资格落户上海。
说好的行行出状元,职业平等呢,难道艺人、文娱工作者,不算职业吗?提供物质价值的是人才,提供精神价值的,也是人才。参考之前李佳琦也是走“特殊人才”落户,真没什么问题。
更何况杨超越这种有全国影响力的顶流艺人,经济价值巨大,光这一波给临港新城带节奏,就值不少钱呢。这是真金白银的贡献,而不是你自己“寒窗苦读”的“贡献”,这不叫贡献,这只是你个人花的成本罢了。
同时,上海也没有不尊重科研技术人员,博士直接落户,985硕士,四大名校本科直接落户,本地其它大学本科落户打分的时候,也都是比较宽松的。
所以别扯什么“价值观导向”,要说这个,领导想引导什么价值观,比你深思熟虑多了。
你不服气最好问问自己,为啥人家李佳琦、杨超越90后年纪轻轻,也没什么背景,就能快速创造那么大的经济价值,仅仅是一个“运气好”能解释的吗?
如果觉得当网红,当艺人容易,你也可以去试试呀,经济降速的时候,文娱行业反而繁荣。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成功逻辑,没人能够对抗天时,只能顺应天时,把握这个时代的新机遇。
杨超越、李佳琦们成为“特殊人才”,恰恰说明这个时代没有彻底阶层固化,没背景的年轻人依然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这应该是一种激励,而不是批判,应该作为探索新路的研究对象,而不是简单地否定。
这是你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