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1432|回复: 21

业已消失的贵池冬天农俗——犁坂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在贵池农村以前有秋冬农闲季节犁坂田除虫害的农耕农俗,这个一般在晚稻收割之后、田地结冰之前,把水田犁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田里有一些危害水稻生长的虫子幼虫或卵,用犁把田深翻一遍,把泥土里的虫子幼虫或卵翻出地面,在即将到来天寒地冻的季节里被冰雪覆盖,把这些虫子幼虫或虫卵冻死,从而减轻来年春季早稻的病虫害发生。
  犁坂田相对于春天和夏天犁田后需要插秧来说要求要低一点,因此犁坂田也是青年男子初学犁田出生牛犊学耕田的最佳时节。
  在过去男子学会犁田俗称“扶犁梢”是一个男人成年的标准之一,一个不会犁田的成年男子是要被村里人歧视和取笑的!因此犁坂田也是一个农村男子的从年少无知走向成熟,以后成家立业必经的田间考场!
  学犁田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首先是在这个寒冷的季节要光脚下田(条件的好的家庭有软靴子);其次是扶犁梢需要体力,在每一行到头是要掉转方向;第三要控制牛的的速度和前进方向。一般教犁田的都是父亲,这是体现父亲威严的场所之一。很多父亲这个时候都严格要求儿子学会犁田,先亲自示范,再不厌其烦不嫌劳累的的教,直到教会为止,因为这是自己儿子未来在农村安身立命的必杀技,儿子不会犁田,做父亲的脸上也不光彩、颜面尽失,因此再严厉也不为过。
  学犁田时如果碰上的是家里的老牛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前进速度和方向好控制,如果遇上耕田经历不足的小牛,那将会更吃力,手忙就乱,不知所措!
  耕田除了熟练的老牛还有不会耕田的初生牛犊,也是要教的,教小牛犁田也是冬天犁坂田的时候居多,也是因为犁坂田对耕田的技术相对来说要求不高的原因。
  教小牛犁田一般需要三个人来完成,一个扶犁梢的,另外两个人在前面引导,扶犁梢牵牛绳的喊口令,快、慢、停、转弯等,最有特色的一句是“沟里”(牛脚必须在沟里)“撇---”(右转),出生牛犊是听不懂这些口令的,就靠前面两个人来拉牛头牛角、掰前腿校正引导,时间长了,小牛就能条件反射记住了,慢慢的就熟练了。
  教小牛犁田还是一个非常耗体力的活,因为小牛体力充沛,你叫它停下来的时候他停不下来,你让它快一点用小树枝敲打它,它又会乱蹦乱跳,经常把犁和扶犁梢的人以及前面两个人都带翻了,满脸的泥巴。因此教小牛犁田都是三个会犁田的力气大的中年壮汉来做。
  耕牛是过去农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称它为大畜生,很通人性,因此有的小牛教三遍就会了,能听懂口令,按主人指挥的路径负犁前行!因此在农村在批评某人笨时有时候会说牛教三遍都会了,你还学不会。
  
后记:以上是关于犁坂田的一些简单粗暴的文字整理,和曾经实际的操作肯定有出入,欢迎有此经历的网友指正、补充!谢谢!祝大家冬安!
                                                              翠微西湖
                                                            2020/12/12于杭州
0ce9b9663d72a9b843cd18d70d9538eb.jpg
3d6461aceae8f5c3bd813c9de823b19b.jpg
10e082e2045c074036f6dab81a76d40a.jp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2 21:0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叫着腊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2 21:0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上学大清早经常看到有教牛犁田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2 21:2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都犁田就想到一句骂人的话:你以后就痴牛屁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01:5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干过,还有泥鳅捡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09:5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熟悉的情景,说明祖辈勤劳的智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15: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跟爷爷后面经常干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19:0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少见到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19:2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成功勾起了我这个农村从来的人对往事回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19: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描述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19:4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21:3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回去我老爸,还叫我把拖拉机拉去犁田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23:2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牛是真的可怜,要是遇到脾气暴躁的主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23:2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小时候看到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3 23: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记忆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四个字什么意思,不明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家的 发表于 2020-12-12 21:28
看都犁田就想到一句骂人的话:你以后就痴牛屁俺

也不算骂人吧,痴牛屁俺也就是农民的代名词,我小时读小学时,父兄和其他家长经常和我说的是,好好读书,不然大了就只能痴牛屁俺种田,我那时候不懂事,回嘴说,我把头往边上扭,不痴牛屁俺,引得他们哄堂大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muse暮色 发表于 2020-12-13 23:21
记得,牛是真的可怜,要是遇到脾气暴躁的主人。。。。。。

是的,曾经有位邻居在在赶牛的棍子上订铁钉,现在回想起来,不忍直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有特色的一句是“沟里”(牛脚必须在沟里)“撇---”(右转)——
恍如隔世,如在目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4 10: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泥鳅黄鳝可以捡!偶尔还有小惊喜,水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