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1742|回复: 20

瑞雪纷飞乡愁浓,家乡的那一眼的老井沧桑巨变,诉说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在贵池区马衙街道童铺村岱领脚组的一个小山村,村口有一眼极具年代感的老井。这眼井是那个火红的年代我们祖辈父辈村民集体开挖的,是为了解决1950年之后人口高速增长之后的村民饮水困难而开挖的。是一口大约1米见方的方口井,井边用石块和水泥做了围墙,取水口正面的围墙上的上方居中是雕琢了一颗五角星,五角星的下方雕刻了伟人语录“农业学大寨” 五个大字,两边雕刻了伟人语录的对联“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这些有着年代感的符号和标语让每一个在这里挑水和路过这眼井的人都想起那个战天斗地的火红年代,那是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感谢伟人和党与政府的伟大领导、后辈人感念祖辈父辈的农耕之苦累!
    过去的岁月里,农村人每天早上男人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村口的井里担水,一般家庭水缸的标配是两担半水,村民大都是挑三担水,水缸倒满之后,一桶水放在水缸边备用。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缸也是一个家庭烟火气开始的地方。除了早上,也有烧晚饭前挑水的,很多人早上匆匆忙忙要出去干活,水缸没有挑满,烧晚饭前就需要继续挑水。
   我所在村庄很大,有70多户,有两眼井,由于另外一眼井在水田边上,在农忙的夏天会受到农药化肥的污染,因此在夏天的时候,大部分都来水的质量比较好的这眼井里取水,因此夏天的早晨这眼井边特别繁忙,很多人为了水质好起早来挑水,经过一夜沉淀的水是很清澈的,这样水烧开泡茶,茶垢和渣滓都会少很多,后面挑的人多了,水就浑浊了,回家要沉淀一下再用。
   在曾经的岁月里,新女婿来了都抢着给丈母娘挑水,这个时候本村的姑娘领着男友(夫婿)去井边挑水,女的面带桃花,男的气宇轩昂,赢得邻居的称赞祝福,特别是个子高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水桶挑满,走路带风,令人羡慕;偶有个子矮的体力弱的,也去井边挑水,难免体力不支,水桶没有满,走起路来水桶晃荡,越是不满的水越是容易溢出来,一路的尴尬!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随着时代的发展,90年代后家家户户开始在自家院内打井,只要少数家离水井比较近的几户人家还每天早上挑水;到了新时代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从此这一眼极具年代感的老井渐渐就被遗弃、荒废了,变成了这个图片里的样子了:红星不在闪闪!伟人的语录模糊难辩!围墙四周杂草丛生!曾经供几代人家庭取水的老井只在老人去世时因有“打水”民俗象征性的用一下了!
(第二张图片我用电脑上色重现一下红星闪闪和主席语录的内容)
微信图片_20201214111951.jpg
岭脚队古井.pn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4 17:4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眼井,生活气息浓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4 20:0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都是这种井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4 21: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手动p上的字也太有喜感了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21:2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恰同学少年1 发表于 2020-12-14 21:12
楼主手动p上的字也太有喜感了吧

当初那个红红火火的年代修建时就是用红油漆描的,我小时候80年代看到时还有红油漆的印记,今天我修图的时候也想了用什么颜色,还是用了颜色,
我们能看到五角星的地方都是红色。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06:0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保护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长期在外人微言轻,所以在网络里发出来,希望能广泛传播,然后能引起村民重视,有人去做这个事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11:2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15: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水井如果是表层地下水,已不敢饮用了,不像以前,渴了,小沟里的水都能喝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19:4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让我们了解到很多身边的老故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一分带 发表于 2020-12-15 19:48
谢谢分享,让我们了解到很多身边的老故事

谢谢你们的阅读,如果你们愿意,借你们的金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有年代印记的水井荒而不废。保护起来,将来也有历史价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陈 发表于 2020-12-15 15:12
这种水井如果是表层地下水,已不敢饮用了,不像以前,渴了,小沟里的水都能喝
...

洗洗刷刷生活用水还是可以的,只是大家现在都用自来水了,很多时候马衙的自来水比这个好不了多少,我们这里的自来水都是2000年之后大家集资自助合伙从山上接的山泉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20:5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有才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5 20:5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奖了,谢谢浏览,祝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5 21: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井……我记忆里的井都是圆形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6 06:5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6 09:2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6 13:0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2-16 14:4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0-12-16 15:1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不错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5 0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