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8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0-1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有的人还不信,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讲“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这背后是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的一个分支,国家要强盛,所有的希望只能指望下一辈人,没办法呀,人是有寿命的,老的不行了,后一辈人要接着上。
即便是今天,中国的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人类历史最大规模的工程师,但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依然受制于人,中国的制造业很大,但有的尖端领域要等着外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怎么了,中国教育不行吗,就教不出创新型人才?
三次工业革命,哪一个是中国人干的?
“民之志首推举国民众个性之天然强健,则国家栋梁层出不穷。数百年外侮内斗中民众个性屡被君主官僚残害之重弊,举国凡有压抑个人,违背国民个性者,罪莫大焉。”***讲的,可以考证。
中国的教育,它还是讲一定的功利性的,没有点利益谁读书啊,但作为个人在制度的管理下,读书读的好的,成了既得利益者,读不好的,它是一个耻辱的标签。
死读书,读死书,这样做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了,上次河南高考出了近20万300分以下低分考生的事件。
要说中国教育已经是最成功的教育系统,怎么还没出一个牛顿,特斯拉,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呢?对于个人来说,把心不甘情不愿的孩子花钱送去摧残天性,好吗?要知道那批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出现的年代,现代的中国教育还没有。现在管他们叫天才了,欧美成了科技强国了,自己就没有问题。
我没法改变整个的局势,就这么说一说。明清出了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文人。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就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那位。“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那个梅花的姿态是天然长的,但是求钱的民众只想把它变成文人画士喜欢的样子卖钱,导致“江浙之梅皆病”。
梅花真正要生长在阳光雨露里面,大地上,才能舒展它那俊俏柔美的天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