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60后的成长故事]抹不掉的心头情结 作者//雨江南 历经五十多载,将近奔六。从前有很多事在我的脑海里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有一些人和事却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从七十年代初开始上小学。那时像我们这样的乡村小学教学设施是非常地简陋,土砖墙身,屋盖稻草,窗户没有玻璃,只能用草帘挡风遮雨。学校老师只有两位老师,还都是民师。其中杨老师就是我的启蒙恩师、还有一位是中途调来的叫吴老师。 记得刚上小学杨老师把我们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放在一起上课,主要原因:一是教室不够、二是老师不够。上一年级的课二年级同学自己做作业,上二年级的课一年级做作业,连书本也不够,记得我和另外一位同学共书上课。但是我们的杨老师却非常尽责,教书认真。他穿着非常的朴素,没有架子,待人和蔼可亲。 记得有一次放学突然下大雨,而我没有带雨具,雨越下越大,又打雷,又刮风,真的好怕人,一个人不敢回家,况且那时我年龄在班上最小,胆子又小,一个人在教室,急得大哭起来。那一次是杨老师替我打着一把破伞护送我到家,这件事让我一直忘不了。 虽说是乡村小学,但杨老师是军人出身,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从不放松,也要求特别严格。记得有一次,我和二年级的一位同学路过一片菜地,看到这家菜地的瓜架上结满了很多黄瓜,当时那是个物质馈泛的年代,我们实在饥饿太馋了,忍不住贪吃的欲望,那位同学胆子比我大,我生来胆小,让我给他望风,他偷偷下地顺手牵羊扯了二根黄瓜。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们俩一人一根大摇大摆地吃起黄瓜,可是没有注意被另外几位同学发现,向杨老师报告了,当时杨老师把我们俩叫到办公室,对我们俩狠狠地进行了批评教育,还让我们俩回家写检讨,并且让父母从自家地里扯两条黄瓜还给人家,同时还向人家赔礼道歉。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也觉得我们那时真的好幼稚,好可笑。但是从那时起,我在杨老师的教导下,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懂得了如何做个品德高尚的人。 吴老师是从枞阳过来的,听说是科班出身。他在这所破旧的小学从教时间不长,在我上三年级时,吴老师通过考试享受民师转正待遇,便调到另外一所中学去任教。我在这所设施不完备的小学读完了小学四年级,到五年级我转入了村级完小读书,但是杨老师仍然坚守岗位留在那里任教,听说杨老师直至这所简陋的母校搬迁才离开。在我的心目中,杨老师,您永远是我的启蒙恩师,永远忘不了您对我的教诲。 有时我自己也会好奇的问自己,为什么老师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他会这么无私地为我们付出。思考良久,我能想到的就是或许是老师这种职业的天性吧!也正是老师这种神圣的职业特性,才会获得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成才,真可谓呕心沥血;他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亲切地关心的我们的衣食住行;关心我们的前途,关心我们的成绩,和父母一样,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出头人地。老师,您的教导永远是我心中的一盏灯,驱逐心中的阴霾,指引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作者简介】 雨江南,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高级工程师,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近四十余年,业余时间爱好写作,曾发表文学作品近三百多篇。热爱故乡,赞美故土,喜欢在安静的文字里邂逅一场暖,结一段文字的缘,文中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