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6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9-4-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外卖券需要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领优惠券还要授信贷款;在文档里码字一不小心点进借钱页面;开通借款功能就送VIP会员……
如今,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PP,消费者几乎都能看到借款入口,社交、打车、旅行等生活类APP俨然成了“金融APP”。这些APP以小恩小惠引诱、怂恿用户借贷,故意宣传“低利率”“下款快”,甚至“轻轻松松就能‘借’出数十万元”。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各种APP为何热衷放贷?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消费贷款快速扩张,各种APP平台经营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这本身并没有错,对促进消费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APP放贷一旦脱离规范和监管,容易引发过度收集和滥用客户信息、贷款陷阱以及非法网贷平台无序蔓延等诸多乱象,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也可能会“借上瘾”,陷入过度借贷、盲目借贷、过度消费、以贷养贷,侵害的是消费者自身的权益,甚至危及自身财产和生命安全。
借贷有陷阱,消费需谨慎。一方面,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经营秩序,健全治理机制,预防各类APP“放贷”乱象。APP平台运营商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感和责任感,做好自查、自纠。消费者要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尽量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慎点不明链接,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借贷救“急”不救“穷”,救“难”不救“奢”。各种APP都告诉你“你没钱,你得借钱,跟我借”,但是你要切记:借钱都是要还的呀!
(分享自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