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4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1-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汉语言文学,从历史的流变上,已经发展到了极致。
世俗所喜爱的,是吹吹拍拍,爱情故事,自命清高。因为传统文学是美政的重要载体。就像军事组织是一切组织形式的范型,精简的政令是文学的原型。
文字本来就是上令下达的工具,既不会啰嗦也不会假大空,明确,有序,但当它逐渐往另一个自由的方向发展,就成了文学。
近代有白话小说、散文,形式散漫,内容软弱拖沓,明清的演义、志异,又流于大众文学之粗糙。偶有小品文清新俊逸。
唐宋时期,七言诗已经纯熟,词牌也已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唐诗气象温润华丽,而宋词境界往往停留于私生活,戏谑意味更浓。
魏晋南北朝,清谈玄虚,更显落拓不平,动辄羽化登仙,慷慨讴歌。
汉乐府则生气勃勃,辞赋狂飙突进,充分彰显了中华以大为美的特征。
再往前,即最简朴的风雅颂,这个系列的短诗没有后世修辞的滥觞,是什么就是什么,就像一片片形状规整,却精巧细致的雪花。在风雅的程度上力压众芳。
但是,同时期的中国南方,楚国的地界上,屈原的楚辞是永远不可逾越的高峰,而且这样的高峰仅仅限于屈原一人,他的同僚宋玉,也只能依葫芦画瓢地模仿。
事实上,汉语言到屈原已经被终结了,就风格上,楚辞呈现出的是一种诡异的美。而楚国相对于中原国家,本身也不是很正经,当地巫术横行,祭拜各种神鬼。这样的水土孕育了楚辞的放浪不羁,以及博大胸怀。
其实礼节,包括祭祀,不是真的信,而是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人用手抓也是吃,用筷子也是吃。用手不也是不会把人毒死的。
天天嚷嚷,从娘胎里来,往坟墓里去,有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文学,是政令的一个侧面。善政立,美德泽被百世,而后才能有多种形式的艺术,起到美感教化的社会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