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5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6-6-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我是12年研究生毕业来的上海工作,毕业走的应届生落户。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也就是大家所谓的程序员。从13年在外环外借钱购房,到目前拥有徐汇一套学区房+一套改善自住房,其中的故事很多,走了很多弯路,希望能给大家在魔都置业安家起到点小tips作用。
12年7月,第一份工作选在上海张江的盛大创新院(现在已经关门大吉了),这里面的第一份职业选择就是走了很大的弯路(放弃了BAT三家的offer,还是sp offer),跌跌撞撞一大圈才走回去,后面有时间再和大家一起分享职业发展的故事。
时间来到了13年4月份,公司业务不行了,就遇到人生的第一次“被离职”,慌乱中急忙就业,去了一家做游戏小创业公司。
也因为这次“被离职”,对上海这座城市充满了抵触,再加上上海的房价对我而言,可望不可及(13年那时候张江这边在2.5-3w为主,我那时候一个月不到2w块钱,家里估计也就只能东拼西借能搞出二三十万的样子)。所以从13年6月份开始一直在苏州园区湖东板块看房,基本看好了苏州的中海8号公馆,当时的开盘价也就在1w刚出头。13年那会苏州也是限购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落户苏州。当时在苏州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来帮忙走流程把上海户口迁到苏州。记得去冠生园路上的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去办理迁出档案(苏州落户需要先掉档)的时候,办事人员问我为什么调档,我说是准备迁出户口,因为都觉得我大概是疯掉了。(这里有个小插曲:从12年落户的时候来的冠生园路学生事务中心,就特别喜欢这地方,尤其是和12年那会还是乡下感觉的张江对比,心里就一直在想,如果将来有机会能在这边定居买房那该有多幸福)。有时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有天意,就在档案已经调到苏州,准备开出户口迁出证明的时候,苏州突然政策上把这种形式的落户卡住了,也就是说,中介公司操作不了这种了。
当时想法就是等政策松动的时候,再来去苏州了。下半年的时候,就带着女友一个周末去佘山玩,那是我第一次去松江,2号线从金科路出发,换乘9号线到佘山站,23站,对那个时候租在张江上班2公里的我而言,这距离远的似乎是两个城市。九号线从九亭开到佘山的时候,走到地面,那个时候的泗泾佘山那一片,都是整片的农田,荒芜人烟,9号线也是人少的出奇。佘山的环境真的是很好,爬上西佘山天主教堂的那一瞬间,俯瞰整个佘山令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坐9号线回来的时候,心境顿然舒畅。或许是心情舒畅的缘故,居然一眼就看到了9号线地铁车厢的一个楼盘广告“年底不买房,一年又白忙”,立马被这个吸引了眼球,然后就去打电话咨询这个楼盘。
接下来的一个周末,就去售楼处去看这个楼盘。当年比较火的一个刚需楼盘,可能大家也知道,就是今天的松江泗泾的金地自在城二期。去了售楼处,大概也了解了一下价格,基本上在2w以内的样子。精装修B区主力户型主要有5种:78户型的两房、93户型的三房、94户型的三房、110户型的三房、128户型的四房。78户型大概价格在150w左右,93户型的价格在180w左右,94户型的价格在200w左右,110户型价格在210w左右,128户型接近250w了。
考虑钱包情况,选了93户型,当时觉得110户型也就比93户型多个卫生间,那时候的想法是“多个卫生间完全没必要”,还觉得开发商挺sb的设计的,多年后才知道,sb的才是自己。这里面对首次购房的人有个建议“能用到的杠杆用到极限,并且如果很年轻对自己的未来收入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一定要选那种垫脚才能购到的房子,不然未来一定后悔。首套刚需购房,容易陷入一个错误的思维,觉得户型、新房什么的比较重要,其实重要的只有三个:地段、地段、还是地段。有个购房换房经验的都会发现,地段带来的附加值对房价涨幅的加持比其他所有因素加一起都重要。如果你打算未来换房,我是觉得买市中心老破小的涨幅一般都大于郊区的远大新。这里面13年那会我去看过徐家汇那个的房子,那会就是3w的样子。7年过去,金地的房子涨了100%,徐家汇那个小区涨了200%+,张江那边平均而言也在200%+,个别特别热门的400%+。当然了,如果说居住舒适,那肯定是郊区的新盘居住体验好。所以还是看你的需求来做选择。
13年年底那会,楼市比较冷,房子并不好卖,那会房子在政府审批价的基础上有折扣,金地二期折扣弄下来差不多是95折左右,银行也是基准利率八五折。
接下来就是凑钱了,因为是新房,只要凑够首付,税费等要到交房后办理产证才需要。那时候记得也是3成首付,基本算下来不到55w的首付钱,自己工作一年半,攒下了大概十多万,爸妈给了十多万,问亲戚朋友借了20万左右,大概一个月左右也就凑钱交了首付。感谢父母的全力帮助,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第一套房子也就是这样买了。
从13年年底买,到15年下半年交房,就是两年的等待期。这两年就一个主题:努力工作,攒钱还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