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84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2-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有那么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喜欢上诗,不是打小起,而是从孩子上小学起。某种程度上说,那时家长也跟着课本走,因此,慢慢喜欢上诗,觉得它们既简单又形象且准确,只一首诗便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所见、景色、事情全部表现出来,特别是还让人感到一种美感,一种含蓄之美。
不知你对诗有怎样的感觉。
我对诗没有什么研究,只凭喜欢。当然,有研究说,这格律,那平仄等,我是不能附从的,因为如果完全进入那个绝对固定的框框,怕是连喜欢都不敢产生了。我还是比较赞同林妹妹所说,内容、立意、意境大于框框。就像古诗《黄鹤楼》和《台金陵凤凰台》,其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不是一副对子,而“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却是明显的并列,一副对子。
在这两首诗的比较上,边林妹妹说的也有了例外——中间的颔联颈联无非就是两个对子。
诗,个人认为,先内容,而且要让人能懂。好像是白居易吧,他写诗之后,先把诗给老妇人看看,是否很容易看懂。不知这个据说传闻是否真实。
现代诗和古诗,我深深喜欢古诗,虽然望尘莫及,但保留一份喜欢与追随,我相信还是可以的吧。
己见,见笑,欢迎指正。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