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52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不爱淮西,尤爱江南?
淮西地区的风俗文化是什么?与以扬州、淮安为代表的淮东地区有什么差异?淮西四城是哪四座城?
你如果说淮西代表城市有合肥、安庆。估计现在的安庆人个个嘴撅老高,心里100个不愿意,呵呵。
如题, 老祖宗留下的的江淮文化,这是不打算要了?
《阻风泊舒州 长风沙》 若 被淮西市,苛留江表船。
闻村红酒贱,看网白鱼鲜。
元是沧浪客,况逢花柳天。
山川嗔老我,醒眼对风烟。
解缆鸾溪北,浮舟雁汉东。
才逢一日顺,却阻四程风。
万事乘除里,千年瞬息中。
请君明著眼,造物一狙公。
淮西,即淮右。宋朝在皖中和苏中地区设立了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淮南西路称淮右,淮南东路称淮左,二者常被并称为“两淮”。
淮南西路的属地包括:寿州(今安徽寿春)、庐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凤阳)、舒州(今安徽潜山)、和州(今安徽和县)、黄州(今湖北黄冈)、蕲州(今湖北蕲春)、光州(今河南潢川)、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六安军(今安徽六安)。
历经了宋元几百年后,淮西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的名称,大体指的就是宋代淮南西路的范围,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庐州、舒州、寿州、濠州、和州),湖北省大别山地区(黄州、蕲州),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光州)。
明代,淮西虽然不再作为一个行政区而存在,融入了南直隶。但“淮西”这一称谓,依然常常为人们所提及。如出身濠州钟离的朱元璋,世人皆知其就是“淮西人”。
明代很多文献jfd,就常常用到“淮西”这一地理名词。
要完整的说明安庆,究竟是不是“淮西”这个问题,时间点还得向前提提才行。
隋代时的安庆地区叫“同安郡”。唐代初年,为了防御蕃部扰边,当时的朝庭在屯驻戍边处设置军、镇等一级军事管理区,这便是“军”这一机构的起源。后面的宋代沿袭了这种设置。
当时淮西的舒州,也就是当时的安庆,但那时还不叫安庆,最初名叫“德庆军”。其州治在今天的潜山。
南宋《方舆胜览》卷四十九载:“政和升德庆军,绍兴以康州升德庆府,改本军为安庆军。”也就是说:南宋绍兴年间,因为“康州”升格改名为“德庆府”(今广东省德庆县),与舒州“德庆军”重名,故
而改其名为“安庆军”。最早的“安庆”之名既出现于此。
宋宁宗继位后,升“舒州”为“安庆府”。
关于“安庆”二字含意,有说是取旧“同安郡”与“德庆军”各一字名之,有说寓意“平安吉庆”。又有说因与广东“德庆府”重名。不一而足、
至于由潜山迁宜城渡,重筑新安庆府城,那都是后话了,不提也罢……。
倒是历史上发生在这一地区的“淮西兵变”,很值得一提,深度改写的后面的历史走向。
只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淮西军变”呢?
...
“在两淮一线,蒙军将领口温不花接连攻陷淮西的光州(河南潢川)、蔪州(湖北蔪春南)、舒州(安徽安庆),并进兵合肥及黄州(湖...”
nyw来源于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宋朝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