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5328|回复: 21

黑臭水体成过往,清水绿岸驻池州——池州市贵池区黑臭水体现状调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5 17:5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为贯彻总书记的“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主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也为进一步提高了实践团成员对专业领域认知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过程中,池州学院赴池州市贵池区黑臭水体现状调研实践团于2021年7月11日分别前往池州市主城区红河、中心沟、平天湖排涝沟、观湖、赵圩、二院水塘、南湖、南湖沟、百荷公园九处城市黑臭水体点开展了为期5天的调研活动。在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中里,实践团先后来到了位于池州市主城区的几处曾经的黑臭水体治理点进行实地调研并在实验室里进行水体检测工作,以关注水体的清澈程度、气味情况、有无返黑返臭迹象、水体表面有无藻类横行的情况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的功效为目的,开展调研。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每一处黑臭水体周边都有负责后期维护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水体表面漂浮物清理工作,水体周围绿植也都是随处可见。在带队老师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这些水体周边植物的选取都是有很大讲究的,随处可见的美人蕉能不同程度地清除被污染水体的氮、磷、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茁壮成长的芦苇,能把污染的河水引到芦苇湿地进行处理,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具有良好的净化活力和很强的耐污、耐酸碱性。而负责定期维护的工作人员更是保证了水体治理后因外来污染源而导致水体造成再次污染的情况不再发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本实践团各个成员再次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也使队员对水环境知识有了更丰富的了解。
       为深入了解民众对于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满意度,实践团分别在平天湖莲花台、二院水塘、百荷公园这三处人流较为密集、附近居民较多的三处黑臭水体点设置了问卷调查工作。在问卷调查工作中实践团成员得知,大多居民认为黑臭水体整治后周边景观改善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但也有少数市民表示,部分排水沟在下雨后有积水,无法快速排出,导致水体变臭,对于生活的影响较大。实践团成员也向来往群众发放宣传单,宣传有关黑臭水体的相关内容。很多市民自发前来了解池州市水体现状并积极填写问卷,积极为黑臭水体长治久清建言献策。
       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之余,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关于池州市黑臭水体成因及概况,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水环境公司开展访谈工作。在与专业人士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更为深刻地了解到了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以及在后期维护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水环境的治理工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在治理后难以控制外来污染源而导致水体造成再次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要保持水体的长治久清,对其的日常打理以及污水排口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访访谈,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还了解到了文献资料里不能概述的实践真知!
      了解到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与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实践团还来到了池州市海绵城市展厅,在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进入厅中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了解到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改造的整体思路是从源头、中途和末端进行并使其三个结合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改造而非碎片化的。源头削减,内涝消除,过程管控,雨污共治,末端治理,黑臭消除,污水回用,水系贯通,实时监测,运筹帷幄,这10个词也深度概况了整个池州市海绵城市整治过程。在整个讲解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更加系统地了解到池州市主城区“三湖三河两公园”的水系格局,丰富了我们对池州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认识。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实践团成员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实践团成员切实地了解到水的治理对于居民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多方面加强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治水也是治环境,更是提升人民幸福度的伟大工程,想要水体长治久清,我们任重而道远!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如何治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8-5 18: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处水体相对前几年都有一定的改善,水体已经进入维护期,相信水体质量一定会更好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5 20:2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麻烦请他们到南湖沟看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5 22:4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邦阳光城西边的南湖沟治理的效果如何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呵呵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洋 发表于 2021-8-5 20:25
麻烦请他们到南湖沟看下。

南湖沟治理不好,经常从那边路过,差不多也能知道个大概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3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豁豁,希望长期保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个调研更像一个新闻报道一样。建议对调研的水体的历史、成因、周边环境、有无污染源、水体的具体情况(微生物、PH值等)还有针对不同的水体的污染防控和下一步保护措施做一个详细的方案跟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4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湿地边的美人蕉、芦苇,这些植物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这么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5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看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5:5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努力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胡沟全年臭水沟,全市人民都知道,排水站就在这里上班的怎么会不知,有改善吗?反馈有用?还不是那样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改善是事实,但既是调研就要有较长时间跟踪,不能尽说好,看看烟柳园吊桥西边这个沟,水退下去那一个臭啊.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20:0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照高台 发表于 2021-8-6 15:34
感觉这个调研更像一个新闻报道一样。建议对调研的水体的历史、成因、周边环境、有无污染源、水体的具体情况 ...

自信点,把感觉去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6 23:5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7 07: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理后关键怎么保护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7 08:5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更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8-7 10:2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家弄20号 发表于 2021-8-6 15:49
原来湿地边的美人蕉、芦苇,这些植物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这么大。

还有水体旁的石头也是有一定功能的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5-25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