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祭灶过小年,同乡不同俗 小年,中国民间非常隆重的节日之一,过了小年,也就意味着开始过年了。小年,通常指 扫尘、 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祭灶在中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 送灶神的仪式称为“ 送灶”或“ 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 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在清朝中期以前北方地区也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俗话说,“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南北过小年的风俗差异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可要说同一村庄同一姓氏中过小年的风俗差异如同南北一样,那就令人好奇难解了,而在贵池梅街镇的新开柯,就象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一样,一部分在腊月二十四过着小年,而另一部分在腊月二十三就把小年提前过了。 新开柯,是贵池峡川柯氏分支之一,其始祖为栢太公,明朝嘉靖年间迁居于此。栢太公生五子杰、嘉、烈、勋、炁,发展成为新开柯的五个房头。据传,古时新开五个房头的兄弟们在农闲之时都各自在外创业经商谋生,以补贴家用,集蓄发展。几个兄弟在外发展的都很好,每到年关,除了开支每人都有些结余带回家,过年时都能红红火火地大团圆。可唯独老三,虽也常年在外,却由于他天生贪玩,不知节俭,不懂惜财,朝进晚出,每到年底就襄中羞涩,自感惭愧,觉得无脸面见父母家人。但家中有父母的思念,更有妻儿的渴望,又不得不回家。于是他提前空手而归,人不知鬼不觉的偷偷来到家中,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穷酸,更不想被人瞧不起。时值腊月二十三晚上,他悄悄地来到家中老太婆正在烧火的灶前,在锅灶里抽出一根正在燃烧的柴棍,以柴火充当香火,以燃竹充当编炮,提前一天独自祭起灶神来,并自编祭语曰:“一根柴头一缕烟,我已送灶上西天;有朝一日时运转,朝一年来暮一年”,从此闭门不出。 自那以后,新开三房后人,便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神的风俗传承了下来,以至新开柯如同中国的南北方,三房人家每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其他房头都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出现祭灶过小年,同乡不同俗的现象。 2021年10月3日于中畈柯老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