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5460|回复: 0

郑三俊的六曹官评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六曹官评疏
郑三俊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
       【摘要】为了挽救明朝危局,郑三俊大力整顿中央权力中枢,提出了“定众志而收实用者,要于因能以授官,综核名实而群执事,各修其位以事一人,即称綦洽焉。”意思官员的忠诚第一,才干次之,百官各司其职,要绝对维护皇帝的权威,形成全国上下政令畅通、协调一致的励精图治局面。具体的做法是皇帝带头,分级负责,综合考核,公开推举。采取的措施是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虽然时间过去了近四百年,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但选人用人标准首先是政治标准,各级党政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绝对服从党中央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全国一盘棋,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与郑三俊所提出的吏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郑三俊六曹官评疏一.png
       臣读《诗》之《假乐》曰:“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众位诸侯与百官,爱戴天子有忠心。从不懈怠在王位,您使人民得安宁。)可见帝王之所以定众志而收实用者,要于因能以授官,综核名实而群执事,各修其位以事一人,即称綦(极)(协调一致)焉。
       国家分设六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襄厥职,兵农礼乐,各有司存(职掌;官吏),第人之才品各异,菀枯(优劣)攸分,有斤斤(明察)职思,其居绳趋(循规蹈矩)于职之内者;有泄泄(懈怠)巧尝,其捷躍治于职外者;或奥援(旧时指官场暗中有靠山支持)自持,并堂官之提掇不灵(提携);或簠簋不饬(贪污),即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之纠弹,罔忌循资,累俸计日待迁,直至六年之后乃始从而问之,堂上已非旧人,事迹从何稽查,侥营兔脱(像兔子一样迅速逃跑),径窦(门径,即入门之路)实多,就使(即使)察处严明,黜幽(旧指斥免考绩劣下的官员)允当,而至六年中治理行政,岂勘屑越(轻易捐弃;糟踏),又况贤能辈出,尽有克堪(胜任)大用之人,而酌核无凭,未必尽起孤冷之色,其何以神鼓舞而收用人之效乎。
郑三俊六曹官评疏二.png
       臣请今后每季六部各堂上官(尚书、侍郎),尽以合属官(司官)各官下确注一二评语,并资俸(资历和俸禄)年月,开送臣部(吏部),其应升转者注以应优、应平、应烦(事务繁重的地方)、应简(事务轻松的地方)字样,而其间品望最孚(使人信服)与放肆有据者,不妨另为加详,或径可列之,清卿(清白廉洁的官吏)或取,次可膺节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或典文衡(指科举制度下的主考官),或授边计(守边的职位),其最下者间一别议处分庶乎。贤愚以辨,劝戒以昭,各堂上之提掇既灵,而臣部之位置有据,于以(因此)课真才而核实效,未必无小补也。第各衙门实应之,而臣部不实行之,不惟来册置之高阁,或出以示人,是我市私(用私情收买人心)而各堂上敛怨(招惹怨恨)也,此册至应发选司(吏部文选司,考核官员的部门)密切收藏,仍誊一册送之堂上。凡遇一应升转,悉照来册斟酌,或有升转不符原开及不协(不一致)公论者,听各堂上执而问之,臣亦应穷其故于选司。若使各堂原注未确,臣部另有闻见,如注考优而其人实劣,及越级混序,先自颠错(颠倒错乱),致有后言达于圣听者,各堂上官亦不能辞其咎也。然惟一准之于俸,则诸弊可灭,故当转即转,不得听其趋避(趋利避害),亦不得听其凌躐(超越;超出寻常顺序)。或有本衙门重大差委(派遣,委派)其有必不容不留者,该堂上先期题明本部,仍每季刻一俸册(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分送各衙门,如转方面道(道员、道台,官职名)则取郎中之俸深(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资历较深)者,挨转转郎中、员外则取员外、主事之俸深者,挨转余,衙门各依此而在外之司、道、府递转者,亦各汇刊俸册,察照序转,臣部堂上两旁仍列竖长牌,将内外各官俸次详注与众共见,各便稽查,惟边要(边关要塞)方面与烦剧(指繁重的事务)省郡间一采望,或行间借才(典故,借才异代)坐名(指名;署名)题请,不得不少(通“稍”,稍微)为通变,若无辜越序亦听各衙门官而执之,如此不独自绝猜谤之隙,亦可阻人越畔之思(严守自己的职责,不侵扰他人的权限),似为简当(简约得当)
郑三俊六曹官评疏三.png
       臣昔在南铨(南京吏部尚书)曾以此奏之皇上,岁有汇报,北部每多虚应(敷衍),近日南中官方亦坏,似当请乞(请求),一并饬行(使行为谨严合礼)之者也。
       奉谕旨近来吏治不修,由铨规未肃,览奏简明,画一(一致;一律)深于澄叙(清理整饬),有裨以后各部堂每季确注属员资俸、年月并才品优劣移送吏部,以凭酌量推用,或别议处分,其应升转的明注优、平、烦、简字样,不许混狥(徇,曲从私情),如开报不实,责在堂官,升转不公,责在铨署,不得受人嘱托,听人避趋(趋利避害),事发一体论治。余刊册竖碑及留差坐题等项,俱依议,南京各部通行申饬(饬令;指示)
郑三俊六曹官评疏四.pn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4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