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96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5-6-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1402年,连中六元的大状元黄观,得知朱棣登基,悲愤的说道:“我妻子必死!”之后身穿朝服,投江而死。
黄观,字澜伯,安徽省池州市人,因为黄观的父亲家境贫寒,无力娶妻,只好给人做了上门女婿。
所以,黄观出生后,随着母亲姓许,许观年少时,拜名士黄冔为师。黄冔交给许观的,不仅是知识,更有对忠义的诠释。
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攻克元大都,元顺帝仓慌北逃。
时任元朝翰林待制、兼**院编修官的黄冔长叹道:我一生致力于儒学,累蒙国恩,身为国子监的老师,也是翰林院的形象,今天,纵使没有人来处死我,我有何面目见天下儒士!
说罢,投井殉国。别人见他投了井,赶紧把他救上来,还劝解道:你只是个小官,没必要为元朝殉国!
黄冔却答道:齐太史兄弟也是小官,他们不都这样做嘛!
之后,黄冔把照看他的人支开,在次投井殉国。
黄冔殉国后,许观的心情非常悲愤,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个像老师那样的忠义之臣。
许观要做一名忠义之臣之前,先要经过科举考试,没想到的是,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创造了奇迹。
科举考试时,考中状元很难,历史上有文状元596人,武状元182人,能够在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的,文状元有17人,武状元有4人。
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存在了,而许观,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他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冲出,连中六元,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如此奇迹的,仅许观一人。
许观的考试能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清朝的钱棨也有六首状元的称号,不过,他在府试、乡试中都曾落过榜。
也就是说,钱棨这个六首状元的称号,是考了多次累积出来的,而许观,是一路过关斩将,连中六元。
许观的含金量,要比钱棨高很多,遗憾的是,许观的人生之路,却布满了荆棘。
1391年,朱元璋组织殿试,许观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了“屯兵塞上,且耕且守”的原则。
许观的观点,真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眼里,因此,成为状元之后的许观,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
此时的许观,年仅28岁,他的前途,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光明的。
1396年,许观被晋封为礼部右侍郎,这一年,他向朱元璋上书,希望批准自己,不再跟着母亲姓许,而是跟着父亲姓黄。
朱元璋很痛快的答应了他。
这回,黄观也算是让自己当年做了倒插门女婿的父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称帝,之后,朱允炆更加重用黄观,任命他为右侍中,这个职务对朝廷的大事,有发言权、决策权。
一次,燕王朱棣入京拜见建文帝朱允炆,他仗着自己是皇叔的身份,当着满朝文武,竟不向建文帝行跪拜礼。
当时的文武百官,虽然都看不过去,可谁也不敢指责朱棣。
只有黄观站出来,愤然说道:在朝堂之上,您是臣,皇上是君,您一定要向皇上行礼。回到内殿了,您是叔,皇上是侄,那时你们可以行家礼。
黄观的话,说的很对,可是,燕王朱棣恨死了他。
之后没过几天,朱棣、朱允炆叔侄二人,开始靖难之役,可惜,朱允炆终究不是朱棣的对手。
1402年,朱允炆兵败后下落不明。而大获全胜的朱棣,登基称帝。
当时的黄观,还在长江上游一带,召集各路兵马,入京支援建文帝,朱允炆兵败,朱棣登基的事情,他还不知道。
而登基后的朱棣,已经开始清洗忠于建文帝的大臣。黄观不仅榜上有名,而且罪孽深重,竟然被朱棣排在逆臣的第六名。
之后,朱棣下令捉拿黄观,同时把他的妻子翁氏、和两个女儿,都赏给了象奴。
可叹,朝代的更替,会使多少人的命运,一下子陷入深渊。
象奴对温氏和他的两个女儿,百般羞辱,还问她们索要首饰,去换酒菜。
翁氏把身上所有的首饰都给了他,之后,趁象奴出去买酒菜时,翁氏带着两个女儿,赴水而死。
不久后,黄观得知建文帝兵败,朱棣已经登基的事情,他悲愤地说道:我妻子守节操,必死无疑!
之后,他将船开至罗刹矶,身穿朝服,向东跪拜,投江而死。
如果不是改朝换代,深受建文帝器重的黄观,必将是顺水顺风,一路高升,他的妻女,也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然而,在面临大形势的改变时,曾经的六首状元,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根本无力掌控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至于朱棣说他是个罪臣,他犯了什么罪呢?您觉得他是真有罪呢?还是因为他忠于建文帝呢?欢迎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