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7399|回复: 1

打竹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打  竹   笋

   
       近读白落梅散文集《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书中有一篇《竹笋》,作者以她那清新优雅的文字描述了她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随处长着竹子宁静而古朴的小山村的风光,特别触动我的是因竹笋而连接成的作者与她的外婆以及与她的父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对那份亲情的不舍和眷恋,引发了深藏在我心中已久的儿时的记忆,掩卷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昨天,一位老乡跟我说,他的夫人从濮塘打了好多竹笋,要我下午下班后去他家拿一些回去,虽然下午下班已比较晚,而且去老乡家来回的路上骑车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但我欣然答应。去老乡家后,老乡用肉圆子炖上一砂锅竹笋,炒了两个小菜,虽然简单但不失温馨。砂锅里的竹笋冒出的只有竹笋特有的清香味,强烈地刺激了我的食欲,情不自禁地和老乡小酌了几杯,满足味蕾的需要后,车载一袋竹笋满意而归,我已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感觉了。
       剥笋子可是技术活,回家后我一展小时候就练就的“童子功”开始剥笋子。抽出一根,捏住苗头,“啪”的一甩,从裂口的下方揪住一边,用食指一裹,随着一阵清脆的声音,一半多的笋壳就同竹笋分离了,如法炮制另一半的笋壳也就去掉了,一会功夫就堆满了一塑料箩。
       历史上的文人墨客留下的描写竹子的诗词很多,但描写竹笋的诗词却少之又少。唐朝白居易有一首清新淡雅的小诗:“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活脱脱的一幅山野景象。杜甫有首《咏春笋》:“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同样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外婆家住在离池州城大约十五公里的六峰山,那里山峰险峻挺拔,山峦起伏,山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每到谷雨前后,一场雨之后,整个山上遍是春笋.正如王维诗中写到的,“新春身不到家园,东崦西村役梦魂。一夜四出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几处成片的山竹林是打竹笋的好去处。
       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到谷雨前后,外公、外婆、舅妈几乎每天都要上山,每次回到家,麻袋里都装满了从山上采下来的野茶和竹笋。每到这个季节,妈妈都要在外婆家住上两三天,为的是专门打竹笋。
       那个年代我也曾跟随大人们后面上过几次山。打竹笋可是个累活,大人们用做饭用的围裙在腰间围个篼子,只见他们在竹林间用双手飞快地拔着竹笋,很快就打满了一围兜。我学着大人,如法炮制,结果是手忙脚乱,抓着前面的,又丢掉兜里的,狼狈不堪。越是树木浓密、长满荆棘的地方竹笋越是肥硕茂密,拔那里的竹笋可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围兜里装满了竹笋,但脸上和手上却被划满了伤痕,但丰收的喜悦冲淡了伤痕的疼痛。
       吃过晚饭,一家三代人带着满满的获得感,围坐在像堆成一座小山一样的竹笋周围,一边聊着家常,一边你追我赶,在其乐融融中不长时间就把一堆竹笋剥完了。这个时间最忙的是外婆,她要一边剥着竹笋,还要一边把剥好的竹笋焯水。
      焯好水的竹笋冒着竹笋特有的清香,大半部分要暴晒几日,留作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的干菜。焯好水的竹笋用腊肉、雪里蕻和辣椒酱那么一烧,盛到砂锅里再放到木炭炉子上那么一炖,一个山里人家特有的火锅就成了。家家户户从砂锅里散发出的香味和云雾混杂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山村,久久不散。劳作一天的人们迎着这种香味,回到家里就着火锅喝上几杯小酒,身上的疲乏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外婆、外公带着遗憾,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眷恋早已作古,长眠在山竹清翠的山坡下面,我也辗转到了另一个城市多年,但外婆烧的那个竹笋火锅的味道仍然留在心间。
       舅妈已年过八旬,但乐观豁达,身板硬朗,种了几亩地,每年春季还要上山打竹笋。每次回老家探望舅妈,舅妈都要用塑料袋装上用自己那双已满是沧桑的手打的竹笋让我带着,每次我心里都是酸酸的,推辞但都没拒绝。因为我感受到的是的是一种浓浓的亲情,一份长辈的关爱。
     不知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舅妈肯定又在打竹笋了。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4-23 05:5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4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