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陈田村庄后靠来龙山,前临秋浦河,有山有水,是个依山傍水的乡村,也是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 秋浦河绕陈田村庄前流过,来到虫龙前山嘴。山前的河水向左转一个身,拐了个九十度的弯,冲出一个大潭。河水急匆匆来,在潭前翻身转悠,宽阔的河水变成只有十几米宽的急流险滩,又急匆匆而去。湍急汹涌的河水再冲去下游,一路颠簸翻滚到陈田下畈的尽头。 到石台上高中读书时,陈田的木头桥移建在了虫龙前山边急流险滩中,各家板车也可从桥面拉过河去,希烈哥开生产队里的拖拉机也可以在桥上经过。那时还是生产队集体时期,家里除了养几只鸡和一头过年猪,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人家。寄宿在别人家(喊爷爷)读书有段时期,父亲去看我。一定是看到人家家里没有什么家俱,父亲为了感谢人家就起早摸黑去来龙山砍来许多木料,请村里的成林木匠师傅带着弟弟上门,打了很多家俱想送人家。父亲喊来母亲把家里的板车抬上大路,把小点的家俱桌子椅子绑在板车上。为了赶去石台,当天回来,父亲一个人起了大早,拉板车过陈田桥。一个人拉板车过木桥非常艰难,只有倒着身子,弓着腰弯着腿拉,脚一步一步往后退,还要低头看板车身子底下两边轮胎的轮子,不要掉进木头桥的缝隙之中,更不能掉进有些受伤的桥木头凹陷之中。从陈田到石台,四十多里的山间公路,有岭头上下坡,那时还是石头子路,被雨水冲的坑坑洼洼。为了我有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了让别人一家待我好,父亲把全部身心都倾注到我的身上,不管自已付出多大努力坚辛,全家多么艰难。 河水从虫龙前山嘴深潭中冲出河滩,形成急流险滩,又折向南岸向下游冲去。南岸高出河面五米,都是高大的樟树和杨树根缠绕伸进水中。水面急流汹涌,河边树根盘根错节,河底泥石流滚滚。离开村庄的大路变成从牛栏的后面经过,路变宽了。那时村里人外出拉板车多了,砍黄荆条芭毛杆卖了。建起的双面板桥,是村里人外出劳动的大道,生产队里的拖拉机“突、突、突”开上了桥。比过去单板桥更加的结实,两块单桥板并排,每一截桥粱就像俩个陈田男人面对面向前后伸出的手臂膀,桥墩也有两个桥板宽,每一个桥墩就像站立的男人双腿双肩。木桥一截一截从南岸伸向北边,缓缓落到北岸的河坡滩上,就像村庄里的男人高高低低组成的队伍,手挽手,肩并肩,跨过急流险滩,抵抗着汹涌河水。一并托起家乡妇女孩子老人们前行的双腿,也托起父亲孜孜予我求学远行的步履。 看到我吃住在人家,人家待自己的孩子如同已出,父亲非常高兴,和奶奶母亲都说爷爷家怎么样待我好。听得奶奶异想天开:对外说人家俩个女儿,想要认我做干儿子,人家说现在不兴这个;又说想让我做爷爷的女婿,其实那是没影的话。父亲鼓励家人和他一起,想尽一切办法送去家里有的东西。家里送给人家小家俱了,又看到爷爷家没有承重的家俱,就又起早摸黑上山砍来更大的木头,请成林木匠打大家俱。遇到打的大衣橱五斗橱高低床大家俱,板车上放不下,一个人拉不动,就找来别人和母亲帮忙先抬大家俱过陈田桥(双板桥),把所有家俱抬放在北岸河坡滩上,再找会开拖拉机的希烈大哥在对岸河滩地重新装到拖拉机上,一起跟着拖拉机帮助运到石台。一次不行,再运一次。有一次在读高中中午回爷爷家吃饭的时候,看到父亲拉来的许多家俱抬下来摆在爷爷的门口:大衣橱,五斗橱,书橱,高低床。这些许多大家伙,我当时心里想父亲怎么搬到石台去的。这还是大学毕业十几年后,我过年去希烈大哥家玩。谈起到石台上高中读书的事,希烈大哥告诉我说:当时拖拉机装家俱拉过桥不行,拖拉机重,家俱又高又重,双倍重更加危险。只好让拖拉机从桥上先开过去,在河滩上等着,家俱只有父亲和人一件一件抬过桥。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一阵心酸,父亲为我读书所尽的力量,是陈田村人没有的,是不会告诉我的。听到希烈哥和我说这些,内心感慨父亲为我的艰苦付出。父亲的爱,就象这陈田桥,黙黙的坚持奉献着,从不说出来一样,即使承受着极大的困苦,也是心甘情愿拼尽全力。父亲用双肩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和幸福,他用自已单薄的身躯勤劳的双手为我们全家人创造食粮,用尽全身精力承担着全家人的苦难和为我求学的艰辛。 父爱就似这陈田家乡的桥,是父亲他用血肉的身躯和肩膀的担当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桥墩,用坚强的意志和关怀的双手连起一接又一接桥梁。我就是走过一个又一个桥墩一截(接)又一截(接)桥梁的孩子,踩在他的肩上,作别远去又远行的游子。父爱就是走出陈田村庄的桥,它总是默默站立着,任凭河中洪水的冲击,倒下又重新站起,没有在我面前趴下,永远屹立在我面前。今天,父爱化作陈田村这钢筋水泥般的大桥,永远挺立在我的面前。父亲,你为了让儿子走得更远看得更高,你用你的意志和双手为我一次一次站上你的肩膀,走出你的视线,走出村庄,走向更加广阔的人生道路,铸造出更加坚实的牢固不倒的天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