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9180|回复: 0

千年古镇黄石矶 之七 百窑赶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5 20:3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黄石矶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基本都曾参与过一件事,那就是农活闲暇或生产队出工前后,男男女女扛锹荷镐去挖窑砖。挖窑砖干吗?做房基,或垒偏房、院墙、厕所、猪栏、牛屋等。此处说的窑砖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砖,而是数十斤重的古城墙砖。那圆形砖窑内径二米五左右,全都埋在土中,顶部大多已不存在,内部也多是空空如也,只剩窑壁砖向后人叙说当年的辉煌。少数砖窑内还存留着少量没搬出的城墙砖,黛色,抚之表面,感觉比大人们的手还要光润。窑址分两大片。一片是西从“一棵树”开始,北至大杨山脚,再沿着小杨山脚向南,南侧即是古黄石峡。另一大片是东至鲶鱼背西侧,南至老虎背和老龙头北侧,西至王举人坟西侧,北临古黄石峡,南侧临长江。现在六七十岁的人都还记得,现在的江岸比那时候已经后退了几十米,江岸边原来的窑址早被江堤覆压,所存样貌也只在梦里和残存的记忆中了。
        镇子里老人告诉孩子们说,这些砖窑就是朱元璋祸害黄石矶的见证。孩子们好奇,自然要细问。而老人们也自然想一代代传承记忆,说当年黄石矶的砖窑一共有一百口,但若细数起来,无论你怎么细致具体也只能数出九十九口。为何?这就要说到祖辈传下来的事情了。
        传说,当年朱元璋攻克安庆去湖口途中,曾在黄石矶过夜,只是军情紧急未能下船细看。后与陈友谅大战得胜,回应天府途中再次驻师黄石矶。这次不同上次,因得胜班师,正是志兴飞扬之际,看看天色尚早,又听众水手说,此地五显大帝庙为万里长江之护佑,五显菩萨灵验非常,便乘兴携同刘伯温等谋士下船,沿老虎背山脚小路前行至五显大帝庙。入庙见了住持,烧了香,出门感觉老龙头峰的气势压人,心念电转,便问住持可得登顶一览。住持说有小路可上,只是危崖不敢让吴王涉险。朱元璋哪里顾得,心想我盖世英雄,战阵中历险无数,如何被这里挡住。何况有路,即便无路又当何妨。说话间便请住持引导至崖底路口,由随行护着便登上了老龙头。登临山顶向西南而望,滔滔江水奔腾而来,波涛滚滚,浪逐飞舟,站在老龙头大有不可一世、君临天下之威。这位未来的皇帝不禁感慨,此地如此险要,尽可扼控长江,必须驻师以守卫安庆府。安庆稳则应天府安呐!说着,便问身边的刘伯温意下如何。刘伯温似乎没有听见,只自顾沉思,忽然大惊失色道:“虎踞龙盘,此乃龙兴之地也!我主他日立国,务必防之。切记,切记!”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一日散朝,刘伯温近前说:“陛下,还记得臣当年在黄石矶老龙头上说的话吗?”朱皇帝愣了下,旋即扶额道:“记得,记得。若将黄石矶的地脉挖断,对我大明就没影响了吧?”。刘伯温答道:“挖断龙脉是可以了,但未免太可惜。恕臣斗胆直言,而今这应天府历经数千年消磨,龙气已所剩无几。龙气旺在北方,可北方尚未平定啊。依臣之见,何不将黄石矶龙气由长江驱赶至金陵,既绝了后患,又固了我朝根基?”。朱元璋问他如何驱赶,刘伯温说,龙性喜水而厌火,可在大暑节那天用火烧之法,将龙气赶出来,再引到金陵来。果然,朱元璋第二天便准了刘伯温两本奏请,一是划东流县直属南京;二是在东流县黄石矶之老龙头北脚至大杨山南脚,按游龙环绕之形,建砖窑100口,以烧制大青砖建筑金陵城。诏令即下,命池州府东流县并所在兵备衙门,遵旨建窑,务于本年大暑日午时三刻,同时正点点火烧砖。有违令或延误者,立斩!
        皇帝旨意即下,相关大小官员无不闻风而动。游击将军陈虎,受命为钦差大臣,总揽黄石矶建窑、烧砖事务,并有权调集周边六县人马、物料。陈虎乘船逆水赴任,行了十多天还没到安庆,随从李师爷禀告说:“将军,此事十万火急且蹊跷,稍有差池,将军将大祸临头啊。如今距六月二十八日大暑节才两个月,不说建窑制砖,就是建窑所需的大青砖等物料都无法按时筹集,不知大人有何妙策安排?”
        陈虎本是战阵之将,哪里知晓办理此事的程序和复杂程度?皇帝委派他为钦差大臣,也只是看他雷厉风行,办事踏实罢了。陈虎见问,便惶恐的说:
         “师爷,现而今你我已是一体,有好主意就请直说,本钦差照办就是了”
        李师爷感陈虎厚待自己,便直言相告说:“大人,如今圣旨紧急,时不我待,要想按时完工只有一个办法。想那安庆城已累遭战火,城墙早已徒具虚名了。大人可严殇安庆知府,令将散落可用的城墙砖水运过来,以作垒砌砖窑之用。同时令匠人、夫役和兵丁等星夜制砖坯、打窑基、备柴火,城砖一到即垒砌砖窑。”
       陈虎等日夜兼程,船到安庆就召见安庆府。安庆知府知此事不可推卸,虽觉荒唐,也只得照办。
        眼看限期将至,安庆的旧城砖又难以及时凑齐,陈虎焦躁,无奈强拆黄石矶大户人家房屋,择其可用青砖砌窑。终于,在官兵、夫役和工匠勠力同心下,建了新窑,又修了些几百年前的宋代旧窑,百口砖窑及大砖坯幸而都按期完工了。
        时值大暑节,方圆数十里百姓都纷纷赶来看热闹。骄阳下,钦差大臣陈虎官服齐整,威严中透着忐忑,在一众府、县和兵备等官员簇拥下,登上王举人坟旁的观景台。只听报时官高声大叫道:
          “午时——三刻——到!”
        喊声甫落,钦差大臣陈虎立即下令:
         “点火——!”
        随即三声炮响,一百口砖窑同时点火。随着一百口窑前鞭炮齐鸣,黄石峡南北整个窑厂区内,霎时浓烟滚滚,随着江风直窜高空。也许因为水汽浓烟交织和冷暖空气碰撞,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的晴空,无来由的忽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随即哗啦啦便下起了倾盆大雨。由于砖窑是抢修而成,个别砌墙泥还没有干,围窑的陪土又没夯实,其中一口窑在暴雨的冲刷下轰然倒塌了。随着倒塌声,一条金蛇窜出,却被旁边的监督官一剑砍掉尾巴。说时迟那时快,金蛇奋力甩掉断尾,呼啦一声便腾空而起,竟随着云雨翻卷而去了。
       据说,这就是每年三月三来祭祖的拽尾巴龙。
       毕竟是未竞全功,刘伯温计无挽回,三年后便在郁闷中致仕回乡了。
        据说,朱元璋为了迎接黄石矶龙气,不仅在南京上游建塔(早已损毁,且名称也已难考,但是深知南京城历史的人却还记得这座塔),还敕令疏浚了玄武湖连通长江的水道。只可惜,因为飞走了一条龙,其余九十九龙顾念同袍,却没去应天府,而是随着长江水汽,不知散落到何方了。
        先前,也认为这事纯属黄石矶好事者胡诌,直到偶翻《明史》,才知此事也不是完全杜撰。摘《明史》:
         “二十一年...秋七月,友谅将张定边陷安庆。...太祖乃自将舟师征陈友谅。戊戌,克安庆...。壬寅,次湖口,追败友谅于江州,克其城...”
        这是朱元璋攻克安庆后,溯江而上鄱阳湖时,第一次经过黄石矶。农历七八月间,正是江水泛滥汹涌,有矶相阻,岂有不停泊驻留之理?
         “(元至正)二十三年...秋七月癸酉,太祖自将救洪都。癸未,次湖口...。友谅闻太祖至,解围,逆战于鄱阳湖...八月壬戌,友谅食尽,...遂突湖口。太祖邀之,顺流搏战...友谅中流矢死...九月,(太祖)还应天(南京),论功行赏。...”
        这就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和长江大胜后,顺长江而下返回应天府途中,即第二次登临黄石矶。灭了劲敌,又获得无数舰船,铀舮百里、意气风发之时,见胜景神庙岂有不登临拜谒的?
       传说不会是无根之水。只是,千年历史的古窑,除了印象中的遗址,也就剩农家墙基了!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6-16 09: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