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8371|回复: 13

贵池农村挑重担的好帮手和婚俗用品硬桃打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30 19:1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夏日炎炎的周末下午,吹空调忆旧事。分享贵池农村乡亲们挑重担子的好帮手工和民俗用具——打杵。
现在人很少挑担子了,一般都是手扛或两人多人抬到电瓶车及其他交通工具上拉货。以前挑担子的时候,一般九十斤以下的属于轻担子,上了一百斤的才算重担。在挑重担子的时候,有一些很有经验的乡亲会用一种辅助工具——打杵。
贵池农村的打杵大部分是一种树丫状的粗棍子,在山上寻找有树丫的粗棍子,做成打杵,一般长度在1.3米左右,取材于一种很硬的桃木杂柴树枝,叫”硬桃打杵”。打杵的用法是把打杵的树丫那头放在挑担子的另一个肩膀后面的扁担下面。比如一般人是右肩受力,挑担子时扁担在右肩上,打杵放在左肩上,树丫那头在扁担下面,走路右手扶扁担,左手压住打杵,分担右肩的受力。打杵用的好有以下几个妙用。
首先是分担受力肩膀的压力,保持左右平衡,如果没有打杵,只能一只肩膀受力,对于过去长期干重活挑担子的人来说是吃不消的。
其次是可以在换肩时提供临时的支撑,因为单肩受力时间长了都吃不消,需要不定时的换肩,换肩是需要用打杵临时支撑的。
第三就是挑担子中间短暂休息时的支撑工具。休息时扁担后面的重物落地,人在中间,前面用打杵支撑,这个时候人就可以腾出肩膀和手来休息,比如喝水吃零食擦汗草帽扇点凉风等,如果是现在还可以拿出手机瞅一眼。
不是所有的乡亲都会用打杵,于是农村里经常会看到一些肩膀不一样高和驼背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以前挑重担时不会用打杵,单肩受力,脊椎受损。而会用打杵的人,不管轻担重担都会习惯性的用打杵,保持左右肩的平衡。
我们村庄会用打杵并且习惯性用打杵的不超过五个人,家父是其中之一,以致虽然他们年轻时挑过很多胆子走远路,在晚年时两个肩膀依然平直,背也不驼。
因为会用打杵能分担左右肩的压力,相对于单肩受力来说挑的担子也会重很多。于是贵池农村有一句俚语“挑一肩搭一杵”来形容挑的多。
树丫状的打杵是乡亲们就地取材做的,大都是临时,不好用就扔掉当烧火柴。有的家庭会用优质的木材做一个专用打杵,是一种T型扁平状的。
除了在挑担子时会用到打杵,那种树丫状的硬桃打杵在嫁娶催生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民俗用品。在我们贵池农村,一对新人从定亲到结婚,要好几次用到硬桃打杵,之所以用硬桃打杵是因为这种硬桃杂柴表面是自然的枣红色,比较吉祥喜庆。打杵是和麻篮、鸡松、黑叉袋组合在一起用的,这个组合叫挑麻篮包。
这个时候是有一些讲究的,就是黑叉袋打结要打成兔子耳朵形状的结扣,硬桃打杵两头用红纸包起来,挑的时候这个树丫先前向后我忘了,欢迎知道的池友们补充。
时代在发展,苦累的农活越来越少,嫁娶的节奏也快了,很多直接去酒店吃喝一顿完事,硬桃打杵在结婚时用的也少了,曾经家家户户门后都有农具束之高阁,很少看见了。
20220730191550front2_0_96797_Fv7TIkP9GtjuH7yCFEKjAxSsN7KX.jpg
20220730191551front2_0_96797_Fg1BNM9TJ_HoKpPJav4zyCZa_Kqh.jpg
20220730191538front2_0_96797_Fh3SI77TUtWo_mjT4IvWmV96tHh1.png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7-31 00:1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2-7-31 07:4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7-31 08:0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我都不知道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7-31 11: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不吃肉 发表于 2022-7-31 08:01
很专业,我都不知道

谢谢浏览祝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7-31 16:2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这样,我都用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7-31 17: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遒劲 发表于 2022-7-31 16:20
真是这样,我都用过!

难得,会用这个的人很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7-31 17: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8-1 11:3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8-1 12:4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祝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8-1 13:2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搭杵,我只看到抬棺人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8-1 17:0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wZcK 发表于 2022-8-1 13:21
是搭杵,我只看到抬棺人用,

抬棺是临时现砍的,当拐棍用,防止跌倒。
我这个是架在肩上的。
一去三五里,各处有乡风。地域差异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2-8-5 22:0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叉袋还是茶袋,我的理解应该是茶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07:3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发表于 2022-8-5 22:08
叉袋还是茶袋,我的理解应该是茶袋。

这是一个相近的发音,具体用哪个字我也说不上来,一个很大的敞口黑布袋,同样形状的白老布做的叉袋是用来洗山粉和熬糖打豆腐是榨汁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4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