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6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5-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池州方言杂谈(四)
如果说赣北移民具有规模化和官方性质的特点,那么北方中原、江淮地区的官话居民,迁居池州则明显带有长期性和自发性的特点。虽然西晋、北宋灭亡时都有大量居民衣冠南渡,但真正对池州方言格局影响较大的,还是太平天国战乱后的江淮官话居民南迁。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运动对池州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作为军事重镇的池州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
自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首克池州,至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兵败撤出池州,八年间太平军曾七次攻克池州,清军也先后三次集结重兵强攻池州,导致池州兵祸连连人口损失惨重。
“天京事变”对于池州更是雪上加霜。事件爆发后,翼王石达开带着东王杨秀清胞弟杨辅清从天京负气出走,逆江而上,一路厮杀。行至池州后,天王洪秀全为拉拢杨辅清封其为中军主将,镇守东至,同时节制上、下、左、右四路主将。而此时池州太平军守将,是右军主将韦俊,此人的兄长正是"天京事变“的另一个主角韦昌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在杨辅清的百般刁难下,韦俊只好渡江投靠李秀成。杨辅清闻讯后和陈玉成沿江堵截,加上李秀成接应的部队,四方太平军在池州沿江一带激战。韦俊兵败、一怒之下投靠清军,向清军献出先夺枞阳再破安庆之计。并亲自领兵五千攻克枞阳,陈兵安庆。安庆城破后,天京失去上游屏障迅速破防,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随之失败。
短短数年在一地发生如此多的惨烈战事,致使池州尤其是沿江一带几乎是十室九空,战后江淮移民大量迁居池州,形成江淮官话区。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许多移民同时迁居池州腹地山区,入乡随俗变成和当地居民操同种方言的族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