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运动步数
早上早早到了社区,汪绍琴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没有固定的工作流程,但有几类工作是每天必备的。
作为社区书记,她每天需要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协调处理好没有解决的问题,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部署好近期重点工作任务。
然后她便开始穿街走巷,一边巡查问题,一边与楼栋长、网格员、小区物业、保安、保洁、民警等沟通交流各类繁杂的工作。
每天巡查至少2小时,是她30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即便是做了书记、主任,汪绍琴依然坚持这一工作习惯,坚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新上任的的总理刚说了,坐在办公室里想到的都是问题,走出去找到了都是办法。”
上门沟通帮助
工作嫌隙,或者路过某个小区某栋楼宇,汪绍琴总要去看看那些她一直放不下的空巢老人、半失能老人、困难家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送锦旗
在这个过程中,每天起码要接十来个居民的电话,还要回复社区群里的群众诉求,直到深夜。
服务居民近万户∣践行为民爱民初心
汪绍琴目前任职的古舜社区是商居结合型社区,辖区内有不少老旧小区,各项治理难度大,社区居民诉求多。
古舜社区
汪绍琴特别注重做好辖区群众的微实事,巷道环境整治、小区晾晒点安装、充电桩设置等10多类居民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都是汪绍琴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社区人力也单薄,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这些问题,汪绍琴主导创建“邻里议事点”, 挑选有热心、有威望的楼道长、老党员为召集人,召开座谈会倾听居民心声,定期收集居民诉求,协调社区治理。
邻里议事点
同时,在小区内设立居民意见箱征求居民意见,社区根据收集来的居民意见,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定时定岗定人落实解决。
志愿服务
社区发展日新月异,居民服务需求也日渐多样化,为此,汪绍琴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种资源,为群众提供联动服务。
志愿服务
在汪绍琴的精心组织下,社区针对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如:为3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居家关爱服务,为辖区内空巢、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配餐送餐、康复护理、心理慰藉、健康问诊、日间托老服务。
上门服务
技能培训
学生活动
连续8年与池州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爱暖童心 筑梦启航”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爱心陪伴、手工制作等服务,定期邀请培训学校为社区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等。
“爱暖童心 筑梦启航”志愿服务活动
一项项服务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一件件实事做到了每一位居民的心坎上。
为老人定制爱心二维码
“服务群众挂在嘴上是做不下来,必须要心甘情愿、真心实意去做才能干得好。做好了自己也有成就感。”30年来,汪绍琴服务过的社区居民已不计其数,实际在案登记解决过问题的已近千户。
社区敬老活动
调解纠纷2000+件∣探索社区专业服务
“社区工作最难的就是遇到矛盾纠纷,我们很多社区干部因为处理矛盾纠纷问题付出了很多,甚至受了很多委屈。”在汪绍琴看来,调解矛盾纠纷是社区工作的重难点,处理不好就会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和悲剧事件。
钱姐工作室调解现场
30年来,汪绍琴和社区工作人员每年遇到的居民矛盾纠纷不计其数,每年参与调解的有一百多件。社区里如果遇到什么邻里纠纷,大家首先会想到找汪书记。汪绍琴善于与矛盾纠纷当事人共情,于细微处走进当事人的心理,从而化解怨气。
钱姐工作室调解现场
曾经在调解一例纠纷时,纠纷当事人甚至威胁汪绍琴的生命安全。“当时也怕,但是没有退,如果退了,就是另一个结果了。”为了保护隐私,汪绍琴没有过多讲述细节,为了处理好,汪绍琴靠智慧、包容和大爱做了大量调解工作,不仅及时化解了矛盾,还赢得了曾经威胁过她生命的人的信任和支持。
上门调解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汪绍琴早就意识到诸如调解矛盾纠纷之类的社区治理难题需要专业化。
汪绍琴见过很多因为家庭矛盾而离家出走甚至有轻生念头的孩子,她感触却很深,越来越多的矛盾根源与心理有关,她觉得社区在矛盾调解、心理咨询等方面还有很多事要做。
工作室调解
为此,在烟柳园社区工作时,她找到池阳街道司法所所长钱月升,商议成立了“钱姐工作室”,并且联络组织了调解员、楼道长、网格员、心理咨询师、律师、民警、医生担任工作室成员,为居民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钱姐工作室联调团队架构图
“钱姐工作室”随后也跟随汪绍琴履新落户古舜社区,工作室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纠纷65起,开展居民心理咨询服务200多次。2022年,池阳街道古舜社区“3156”工作法被评为全省优秀社区工作法。
荣誉称号数十个∣认真努力做好自己
汪绍琴用30年如一日的真心付出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颁奖现场(左一)
荣获“全国妇联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劳动模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双百’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池州市2020最美社区工作者” 、“池州市首届‘最美双拥人物’”、 “全区“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奋斗者’”、 “池州市第二届‘十佳好军嫂’”等数十个荣誉称号印证了“小巷总理”汪绍琴的奋进之路。
荣誉证书
“荣誉是党和政府对我的肯定和鞭策,我特别珍惜。但是我做的还不够,社区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对于我自己的家庭我也觉得亏欠很多。”
丈夫是一名军人,后来转业到地方看守所工作,儿子受父亲影响也立志参了军。
汪绍琴
汪绍琴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社区工作之余,还要承担起作为“军嫂”、“警嫂”、“军妈” 照顾大后方的重任,尽管她已经把自家老人孩子都照顾得很好,但自己总觉得自己亏欠家里很多,在讲到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以及身体不好的公婆时,汪绍琴没有忍住自己的泪水。
汪绍琴一家
“还是继续努力去做好自己吧,我会一直努力做下去,即便我退休了,我觉得也还有我可以服务的地方。”
“小家之事“虽然小,但却是最贴近群众生活、最关切群众利益的民生实事。只有做好了“小家之事”,真正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小巷子里的家长里短中,不断完善好基层治理,才能成就“大国之治”。
当我们的国家和城市都奔赴在高质量发展轨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汪绍琴这样的“小巷总理”,而他们也值得我们更多的理解、尊重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