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6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9-1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人生在世,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人的死亡是一件大事情,免不了要大操大办一番,不能缺少了该有的仪式感,所以殡葬行业应运而生。他们用勤恳的态度,维护着逝者的尊严,抚慰着生者的悲伤……
本期图说城事带大家走进殡葬行业从业人员—史玲婧的故事。
42岁的史玲婧是一名殡葬管理人员,看到这里大家往往会好奇,一个女生她为什么会进入到这个行业?故事还得从二十三年前说起。
史玲婧是地地道道的青阳人,中专毕业后,年仅十九岁的她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选择去外面看看,2000年她在上海入职了一家公司负责仓管工作,就这样待了半年后,因为家庭原因她选择回到了家乡。
回到青阳后的史玲婧又重新开始了找工作之路,偶然的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陵园的招聘信息,本着自己对这份特殊行业的猎奇心理,在2001年她成了一名职业的殡葬工作者,用心为逝者家属服务,为“生命最后一站”尽心尽力。
▲史玲婧在向客户介绍墓地情况
由于行业的特殊原因,上午在办公室几乎是看不了史玲婧身影的,安葬、祭扫、看墓这些工作一般都会排在上午,她所在的九华山陵园同时也是一个国家3A级景区,所以下午也会有一些客户来参观园区。
每至清明、冬至这种祭扫的时节,史玲婧都格外繁忙。有时刚坐下,事情就又来了,连午饭都只能在工作间歇随便吃两口。
近三年由于特殊原因,很多外地的客户不能亲自前来为先人祭扫,这时候“代客祭扫”的服务便产生了。陵园工作人员会根据客户具体需求,提供客制化服务。
接下代祭扫工作后,史玲婧会提前列好祭扫所需物品清单,物品准备完毕后会去到墓前进行祭扫,在这过程中会拍照片或者小视频给客户进行祭扫反馈,有时甚至还会在墓前读信给逝者听。
▲代客祭扫服务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攀登。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史玲婧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积极参加行业比赛、去到同行陵园参观学习交流,一点点积累知识经验再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上。
▲公墓管理裁判人员颁证仪式
在陵园工作,史玲婧有着对生命深刻的觉察、感悟与反思。她向小编提起了一个她记了很多年的事。陵园有一位铜陵的客户是个老人,他的老伴就安葬在陵园内,在老伴安葬后的100天里,老人每天风雨无阻坐车来到老伴的墓前,有时读读报纸,有时一起听听收音机,工作人员以为老人是悲伤过度便去询问,老人说自己只是怕老伴刚来这里不熟悉,所以他每天都会过来陪她。
尽管已工作多年,但再次提起逝者生前的故事,看到一个生命在另一个生命当中留下那么深的感情时,她也忍不住惋惜。
陵园工作的休息时间少之又少,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史玲婧就这样坚持了二十二年。
谈及家庭,史玲婧的眼神变得更加温柔起来。在工作时,她是恪尽职守的陵园工作人员,但在家,她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家庭幸福美满。平时由于工作比较忙,所以孩子白天都是父母在帮忙带,晚上下班回去后,她会抽出时间帮孩子检查作业,和孩子谈谈心等等。
她向小编说到,从入职开始,家里人就是十分理解支持她的,包括自己的孩子。甚至在空闲时间,儿子还会主动要求要来园区玩。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史玲婧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尽管会遇到一些不讲道理的客户,史玲婧也从不与他们起冲突。配合逝者家属,遵循他们的意愿,引导逝者家属宣泄心中郁积的悲痛。
完成工作,收获到逝者家属的一句“谢谢”时,她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人们从摇篮到墓穴,只不过是一个行走的过程。陵园里一方方小小的土地,承载着逝者的英魂、牵挂着亲属们的惦念。而像史玲婧这样的殡葬从业人员是特殊的灵魂摆渡人,他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抚慰人心,做好逝者尊严的守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