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559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1-8-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23-6-1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校学费差异化引发的两个问题 高校学费调涨,将引出两个问题: 一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会担心影响自己的学业,二是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 对于第一个问题,实际上不必太担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繁多,基本上可以确保家庭困难的学生都有多种途径获得完成学业的经济资助。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认真加以深思。 在我国不同地区内,其高等学校执行的收费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而不同的专业类别的收费也仅有大类的区分。那么,对所有的高校规定统一的学费标准是否如其看起来那样公平?对区域内高校的健康协调发展是否有益无害呢? 首先,在收费标准统一的情况下,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相比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就会缺乏一定的竞争力。 与重点院校相比,普通院校在财政拨款以及社会捐赠上不占优势,如果允许各个高校自由制定学费标准,那么,重点院校或许可以通过制定更高的学费标准,使一部分学生转而报考普通院校,从而缩小二者在优质生源方面的差距,这也可以减轻高等教育资源过多集中于若干重点院校。 也就是说,各个高校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的办学特点,通过学费的不同调整形成一种良性的办学生态。 其次,对同一专业的学生收取相同的学费,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 因为不同的家庭交付相同的一笔学费,其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采取高考分数与不同学费水平之间的结合,对于录取后分数稍低的同学适当收取更高的学费,以补贴分数较高而家庭不够富裕的同学,同时把收入的较高学费、作为奖学金来资助更多经济困难但学业优秀的学生,或许会带来更公平的结果。 当然,笔者在这两个方面的思考仅仅是基于“更多的选择空间必然会带来更高的福利水平”这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其具体的制度与国情必然更为复杂,所提出的建议未必尽然符合现实,这只是一种思考的进路,值得我们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