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9428|回复: 66

平天湖生态湿地公园内的“观鸟塔”是观鸟还是驱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澎湃政务8月12日报道:平天湖生态湿地公园内,红、粉、白等各色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亲水栈道、新建成的观鸟塔与层层叠叠的环湖灯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557.jpg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一睹真容,晚饭后步行至平天湖生态湿地,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从百牙东路进入湿地公园,远远就被远处变换色彩的灯光所吸引,带着好奇的心里快步走近所谓的“打卡点”,只见栈道上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留影,还有多架无人机在湿地上空悬停拍摄,用人头攒动豪不过分。

    当年,政府为加快修复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实现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将这片鱼塘改造成集生态人文、生态运动和生态科普为一体的展现池州生态文明窗口的“城市会客厅”。平天湖生态湿地公园不仅成为成为城市的缓冲带,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而且,随着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改善,每年都有大批候鸟来此筑巢繁殖,越冬栖息,据生态鸟类摄影师统计,目前在平天湖生态湿地公园范围内,各种鸟类超过了修复前,达到30多种,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 fú)、水雉、白胸翡翠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斑嘴鸭、环颈雉、须浮鸥等。每年都有大批夏候鸟从南方迁徙到湿地筑巢繁殖,它们在湿地荷花之间飞舞,自由自在地享受着丰富的美食,不仅成为“鸟类天堂”,也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出生态之城人鸟和谐之美。
凤头䴙䴘.jpg
凤头䴙䴘(国家“三有”原来为冬候鸟,部分成为留鸟)
灰头麦鸡.jpg
灰头麦鸡(国家“三有”夏候鸟)
水雉.jpg
水雉(国家二级,夏候鸟)
A59I2308.jpg
须浮鸥(国家“三有”夏候鸟)
_59I3938.jpg
棉凫(国家二级,夏候鸟)
A59I1150.jpg
灰头麦鸡(国家“三有”冬候鸟)
灰喜鹊(安徽省省鸟).jpg
灰喜鹊(国家“三有”安徽省省鸟)
喜鹊.jpg
喜鹊(国家“三有”留鸟)
以上图片均摄于平天湖湿地


    据澎湃政务报道,平天湖生态湿地公园内的观鸟塔高16.99米,上部采用钢结构形式,外围为钢结构格栅装饰,通体采用木色漆饰面,使之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内部通过螺旋楼梯上至观鸟塔顶部,扭转上升的塔身形成突出的视觉焦点,其360度开放的观景空间将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观景需求,一览湿地美景。
    作为一名生态及鸟类保护志愿者,我想对这篇报道谈谈自己的观点。第一,从生态保护角度来说,平天湖生态湿地经过多年修复,除了莲藕密度过大,缺少适量的浮水植物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都有明显改善。在湿地中建设“观鸟塔”和行走栈道,虽然从感官上增加了美感,但人工痕迹过多与湿地自然生态环境格格不入,种植的各类花草对原生湿地植物构成威胁;第二,新建的“观鸟塔”处于湿地中部,将湿地中水面最大的一块从中间隔开,异形的“观鸟塔”还被网友称为“远看脚手架,近看铁笼子,破坏湿地貌,鸟惊不回巢”。如果建设初衷是为了观鸟,栈道和观鸟塔也应该设计成仿生态,至少不能暴露在鸟类栖息区和繁殖区。否则但人群走过栈道,登上观鸟塔,鸟儿被你惊吓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说不定正在筑巢孵化的鸟儿也因此弃巢离开。其实,每年夏季,我都能看到大批夏侯鸟须浮鸥、水雉翩翩起舞在这片水域筑巢繁殖,也拍摄了不少鸟类精彩瞬间。(如下图)而目前夏候鸟须浮鸥繁殖群明显减少,只能在离“观鸟塔”很远的水面看到零星的须浮鸥飞翔,棉凫、水雉今年几乎没有见到了。请问:建设这样的“观鸟塔”意义何在?第三,据鸟类学家研究,灯光对鸟类的影响非常大,鸟类因灯光的干扰会让它们迷失方向,更有甚者造成鸟类迁离。因此,保护鸟类就是要控制灯光的使用,而每到夜晚,“观鸟塔”附近的灯光色彩斑斓,变幻莫测,加上栈道两侧的雾化装置,将“观鸟塔”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所谓“仙境”,其实这对鸟类的栖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第四,凡是参加观鸟的人都知道,野生鸟类处于暴露状态时,显得十分小心谨慎,因此,观鸟时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自观鸟塔建成开发后,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前往打卡,人多嘈杂不可避免,还有的使用无人机在湿地上空选景拍摄,要知道无人机对鸟类的危害仅低于猎捕。试问:像这样的场景,鸟儿能喜欢吗?
c47c3fa3f2e4f3180adee3a845bbb0b0_550.jpg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如何打造湿地鸟类天堂,让市民能够近距离观察鸟类,真正感受到人鸟之间的和谐。本人结合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湿地拍摄鸟类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及市民参考,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一、营造栖息环境。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最大限度减少土方工程,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加食源性植物种植,合理确定栽植密度,控制大规模单一物种片植,因地制宜优化湿地植被结构,营造多样性鸟类生境,满足各种鸟类栖息、觅食、繁殖和隐蔽需求,实现物种、数量双增长。二、加强湿地管养。在湿地范围内实行分区管控,划定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强化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保护管理,采取挖壕沟、栽植绿篱、绿化缓冲等措施进行生态隔离,保障野生动物栖息生境和活动不受干扰。在鸟类分布集中区科学划定鸟类保护区,外围设置观鸟区域和设施,引导文明观鸟,构建人鸟和谐环境。三、开展动态监测。重点围绕湿地生态的原真性及完整性、湿地修复后的生态功能、湿地环境质量、物种多样性、湿地景观等指标定期开展监测,掌握环平天湖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结合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和鸟类保护评估,为鸟类生境营造和划定鸟类保护区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四、强化管理巡护。池州城区的湿地很多,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健身场所,也体现了绿色池城、生态宜居的小城特色。特别是主城区的月亮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驿站,每年冬季都有野生小天鹅(国家二级)来此越冬栖息,2023年初小天鹅总数达到588只,而且,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也光临月亮湖湿地,这在全国实属罕见(见下图)。因此,政府要专门下发《加强湿地鸟类保护的通知》,开展专项保护行动。候鸟迁徙期,加强巡查巡护力度和频次,打击各类非法张网、放饵等威胁候鸟迁徙安全的破坏行为,制止不文明观鸟、拍鸟行为,减少对鸟类栖息环境的人为干扰。五、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安徽湿地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重点要面向候鸟迁徙通道沿途、重要栖息地周边社区和餐饮从业人员等特定群体,有针对性地强化保护宣传和科普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摒弃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抵制非法交易活动;支持公益组织、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护行动。
A59I4767.JPG
月亮湖小天鹅(国家二级)
A59I4614.JPG
月亮湖白鹤和小天鹅
A59I4917.JPG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一家


94cad1c8a786c9172eb44e13b2eeb6c63ac75745.webp.jpg
福建闽江口湿地观鸟台
6a63f6246b600c33874445ee9800460fd9f9d72a0bca.webp.jpg
福建闽江口湿地观鸟台
7dd98d1001e939014e8774f0003f92ee34d19650.webp.jpg
使用望远镜观鸟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7:1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一出做一出,就是池州特色。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7:1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以为会得到市民赞誉的好工程,哪知道是违背了懂鸟人的意愿。不取名叫观鸟台还好些。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7:2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鸟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0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州就确这些地标精品建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1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1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州底色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有图有文,有凭有据!
收起回复
冷月秋寒 : 感觉像哪里搬的,里面还有环巢湖字样
2023-8-17 12:59 来自安徽 回复
可可兮里 回复 冷月秋寒 : 看的真仔细,这段确实是搬得
2023-8-18 00:32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2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点赞点赞,好看好看。
收起回复
闲着不无聊 : 到底是文好看,还是景好看哦?
2023-8-18 14:39 来自安徽 回复
朱见青 回复 闲着不无聊 : 拍得好,地方好,我没看文字哦。
2023-8-18 16:25 来自广东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2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叫观景之类
收起回复
闲着不无聊 : 这个名字比较贴切!
2023-8-18 14:40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4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会不会在哪年的哪天,又悄摸摸的拆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4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估计人比鸟都要多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齐山脚下那条公路本应该是鸟道,晚上鸟上树休息.上次一个候鸟专家说的,建议封路.
收起回复
wpc2811 : 都很扯,那莲花台晚上每天都许多人,秋浦东路也车来车往的,不也影响了
2023-8-17 09:0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8:5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违背鸟类想法,一厢情愿的工程。鸟儿要骂人类太自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9:0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但这是人类的社会,以人为本,总不能为了鸟类生活的愉快,把人类都关进笼子里足不出户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9:0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池州的湿地公园太大了,西到广电南到齐山北到新城明珠,东到平天湖,在莲花台附近建个景点让游客到这边游玩显的没那么单调,本来那边就没有什么玩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有据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3-8-17 09:2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3-8-17 09:2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什么都搞形势化,要好看,好看屁用,湿地公园要安静鸟儿和其它动物才心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7-28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