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铺庄村的钱小敏来说,却永生难忘。正是在这一年,年轻的她,加入到铺庄村的建设队伍中,成为乡村振兴战线上的一朵“铿锵玫瑰”。本期图说城事,小编想带大家走进年轻村干部钱小敏的故事。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她不像一名村干部。长长的头发,高挑的身材,脸上总是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目光中透露出温柔和坚毅。
这位看似年轻柔弱的女子,其实在乡镇已打拼了5个年头,她就是贵池区梅街镇铺庄村的村干部钱小敏,最初担任村里的扶贫干部,全村脱贫后又转岗为妇联主任。
谈起为什么来这里干起了扶贫工作,小敏说是因为爱。94年出生的她其实是铜陵枞阳县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打拼。2016年回池州工作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铺庄村的小伙,之后两人很快就步入了爱河,2018年,两人领取了结婚证,小敏正式成为了我们池州媳妇。
由于丈夫一直在部队里,一年也仅有几次回家探亲的机会,“他又不在家,我一个人要是再去外地,他又要去看我又要回来看公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加上我公公婆婆对我像自己女儿一样,我就想留在他们身边尽孝了”小敏笑着说,恰巧当时铺庄村缺乏驻村的扶贫工作者,于是2018年开始她就接手了村里的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要求她们干部沉到群众中去,长期在外的求职生涯,小敏说开始对这种群众工作感到很陌生,“我用普通话讲政策,村民听不懂,一旁的村干部赶紧用贵池话再说一遍,我顿时恍然大悟。”从此,小敏开始从语言转变,融入群众生活中去,关心他们的一切。
为了摸清扶贫基本情况,她通过日夜走家串户,花了1个月的时间,掌握了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建立起了66户152人贫困户的联系台账。“建档立卡户的家,我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走!”
在这之后,她马不停蹄地同当时的工作队长一起,收集慢性病资料去医保局办理慢性病证,帮助他们申请以奖代补补助(养殖家禽、种植茶叶等)......同时,小敏也被贫困群众亲切地称作“闺女”。
张成满是铺庄村的低保户,56岁的他患有精神疾病,长期吃药也导致他双脸浮肿,两个女儿早年间也嫁到外地去了,张成满说:“我是个精神病,没人敢来我家,只有小敏不嫌弃,一直帮助我家”。
小敏对他家情况很关注,帮助他家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重建了房屋,普及各种医疗救助政策,“真的谢谢小敏,她心肠特别好,有什么困难找她,她也没有推脱过。”
5年间,她全力协助村里帮助贫困户争取扶贫资金发展产业,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安排公益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在小敏和大家的努力下,2019年全村最后1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全村整体脱贫。
全村实现脱贫后,小敏又马不停蹄的把精力放在了铺庄村的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在落实,但是属小敏做的最好,她刚嫁过来的时候没有人认识她,现在全村没有她不认识的了”村委干部说。
小敏负责联系3—5户群众,每月至少上门走访一次,了解掌握村民的诉求,帮着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活。

同时小敏也很关心村里的老人们,铺庄村目前一共有56个高龄老人,有些子女都年事已高了,生个病去街上拿药都有些困难,小敏就让她们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存下来,有事给自己打电话。
“小敏这姑娘好啊,心肠好,人很善良,有时候家里缺啥了,都是她帮忙买的,跟亲孙女一样”,谈起小敏,老人们都要竖起大拇指。
搞好城乡环境卫生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小敏十分重视全村的环境和卫生,除了聘用脱贫户做辖区日常生活垃圾清扫清运工作外,闲暇之余,她也常常穿着红马甲在乡村道路上清扫垃圾,“其实现在村民的卫生和文明意识并不是很强,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村委会对卫生形象的看重,作为一个村干部,我更要以身作则”说这话时,小敏刚清扫结束。
目前,小敏在努力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曾经的铺庄村谢村组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组,因建设年代较早,路面水泥地已经起砂,而且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娱乐场所,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谢村组需要新建路面和文娱活动场地。在建设过程中,小敏每天跑前跑后,大到设计施工,小到一块步道砖,她都细细把关,大家调侃她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
扶贫工作当然离不开家里的支持,这也是小敏坚持到底的动力。丈夫之前远在外地当兵,“他守卫国家,我守卫他的家乡,他还夸我很能干呢”谈起丈夫,小敏总是一脸骄傲的样子。
今年2月份,小敏一家喜得麟儿,丈夫也在去年退伍回来了,他们终于实现了一家团聚。
年轻的外地媳妇,虽未身着绿装,却心有大爱,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奉献。在池州的这场乡村建设中,钱小敏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