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0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09-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汉书律历志、备数篇》“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径象乾律黄钟之一,而长象坤吕林钟之长。其数以《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阳六爻,得周流六虚之象也。”这一段后“其数…之象也”看了许久不明白,主要是易之“大衍之数”其说纷呈各异。今不揣浅陋试析之:
六觚之中心用黑点表示,以示不用;取六觚之一径画1234个红点,4数和为10,取六觚下一径之角标一红点,以成“五体”(1、2、3、4、10)《律历志、历篇》“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蓍以为数。”这不就是十进制的自然由个位进位到十位,果然厉害
“以五乘…以为数”,六觚之边依次再点八个点,第十个点又自然进位到百位,乘5即是这样一共搞五下,自然进位到十万位[偷笑]。如图:则第一条觚(变)是1、其余5觚是9,可不就是阳嚒,其数为6(成阳六爻)。1234加五乘9,正好六下,成六觚,可不就是六虚嚒?[偷笑]
这样的六觚可以表示最大的数999999,也就是《备数篇》里的示例“本起于黄钟之数,始于一而三之,三三积之,历十二辰之数,十有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数备矣。”
大衍,就是从1推衍到一个大数。
这个图可以看作太乙算的前身(见《数术记遗》太乙算的注释,就是画好刻度表示1-9,然后以珠游动来表示位上的数)也就是古代五珠算盘的前身(下四上一,上一表示五),1234用下四珠表示,56789用下四珠和上一珠就能搞出来,5-5=0,南宋朱熹就是用画个圈圈或小方块来表示0,其实就是六觚之中心的小黑点(其一不用[偷笑]),0大概率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另外,1-9的写法,中国古人也很早就发明了符合。阿拉伯数字,估摸着是中国人发明的符号演化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