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9115|回复: 34

泾县象山与狮子山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0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K5%0`B{]4AN{F%L430H1D9T.png
泾县象山与狮子山的传说
义夫义

  泾县老辈人自古口口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安徽省泾县就是一个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宜人,六畜兴旺的好地方。早在西汉时期置县,就是江左名县了。而且“泾县”这个县名,沿用至今未改。
  传说,某年,某月,某天,一头白象,一头靑狮。跋涉万里,不约而同地来到泾县这块"风水宝地"。它们都看中了泾县这个山青水秀,风景怡人的宝地,都想独占为己有。为此,它们各不相让,你死我活地争斗起来。
  它们这一斗,就是几天几夜,不食不息。它们斗得天昏地喑,飞沙走石,嚎叫震天。搅得天地人神不得安宁。而它们自己也各自爭斗的皮破肉绽,鲜血长流,精疲力竭,气息奄奄。眼看白象与青狮如是继续争斗下去,双方皆要亡命了。
  它们日夜不停的拼命打斗,终于惊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上天自有好生之德”。
  玉皇大帝便颁下圣旨,派雷公,电母两位神仙来到狮,象爭斗之处去解决此事。两位神仙奉命来到狮、象爭斗之处,雷公先发出一声“惊雷”,将缠斗一团的狮、象分开。电母紧接着用一道"闪电",在其争斗处劈出一条江水。这就是如今流经泾县的"青弋江"大河。民间俗称:青弋江
  二位神仙便依此青弋江大河为界,将狮,象分开,并责令狮、象各自居住在青弋江大河的两畔,不得独霸泾县。并责令狮、象永远镇守在泾县城的北大门口,以保护泾县的平安、瑞气、风水和财运。
  也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白象与青狮它们俩共同化作了两座山脉,像一对巨大雄伟的天然“门神”,分别屹立雄踞在泾县城的北大门囗~青弋江大河的两畔,永远忠诚地守护着古老的泾县城。
  所以,泾县坊间的老辈人就口口相传下一句话:“泾县挣钱,泾县了。”意思是说:泾县自从有了狮、象两个门神的镇守,凡是外地人来到泾县挣钱,无论你在泾县挣了多少钱财,却带不走一分一厘,你必须要把钱在泾县消费完,才会“净身”走人回家。呵呵,这个古老的传说,至今还在泾县坊间代代流传着呐。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而已哩。呵呵,无论你信不信,都由你哦。
  如今,你若从北面方向来泾县,当你的双脚还未踏进泾县县城时,远远地,你便可以看到流经泾县"青弋江”大河的两畔,各有一座神形俱备、微妙微俏的象山、狮子山——像一对巨大雄伟的天然“门神”,永远守护在泾县县城的北大门。
  你若是不信,请你前来泾县一观。这里可是泾县“风景这边独好"之处哎。
  远方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泾县人民欢迎您哦!




IMG_20240219_162615.jpg


泾县象山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呵呵,我自从下放农村当知青三年后,终于上调回城被安排在"国有泾县千亩园苗圃"工作。因为苗圃有一千多亩土地就傍临在这里的象山脚下,所以我就在这座象山脚下的幕溪河畔的土地上培育树苗与花卉,一直工作到平安着陆~退休。
退休后,现在我仍然居住在这里。因为国家改革后将千亩土地收回,建设为住宅小区。
象山现在也被改造成为公园,所以每天只要天气好,我必定在象山公园散步溜达一圈。
呵呵,我现在所居住的林苑小区,前面有象山公园及一条清澈见底的幕溪河,后面有湍流不息的青弋江河与狮子山。
呵呵,两座青山之间,两条河流之畔,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前面有山,后面有河,不知道是先有山……还是先有河……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这一生的工作是:培育树苗与花卉。而休闲时是:观赏象山与狮子山。
我这一辈子,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青山绿水的地方~泾县千亩园度过的。
哈哈,能在这个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空气新鲜、宁静洁净、与世无争的地方安逸度过一生,并能在此颐养天年,安度晚年的地方了此残生,夫复何求呢。
收起回复
兰花花开 : 点赞点赞
2024-10-15 14:43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兰花花开 : 非常感谢!问好!
2024-10-16 00:16 来自安徽 回复
赵才莲 : 泾县~好地方,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感谢分享!问好!
2024-10-18 11:10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赵才莲 : 泾县人民欢迎您哦!
2024-10-19 23:09 来自安徽 回复
赵才莲 回复 义夫义 : 谢谢谢谢
2024-11-7 01:0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2-20 18:5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点赞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非常感谢!新年快乐!
2024-2-20 20:31 来自云南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2-20 20:4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象山与狮子山位于泾县的北大门,之间隔着一条青弋江。老辈人口口相传:这个一象一狮就是泾县的一对门神,护守着泾县的安宁与吉祥。
收起回复
赵才莲 : 感谢老师创作分享。龙年大吉!
2024-2-26 13:35 来自云南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赵才莲 : 谢谢!问好!
2024-10-18 07:38 来自安徽 回复
兰花花开 : 义老师这篇《泾县象山与狮子山的传说》写的非常棒哦。 呵呵,有点意思,喜欢。赞!
2024-10-21 04:09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兰花花开 : 非常感谢老师赏评鼓励,遥祝您冬祺!
2024-11-8 00:34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2-2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确实值得前来一看。欢迎您来泾县欣赏美丽的风景!
收起回复
赵才莲 : 泾县~好地方,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感谢分享!问好!
2024-10-18 11:11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赵才莲 : 泾县人民欢迎您哦!
2024-10-19 23:10 来自安徽 回复
兰花花开 : 点赞点赞
2024-12-28 14:48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7 12:2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自汉代置县以来,至今一直未改县名。故有:江左名邦,汉代旧县
李白曾写诗赞曰: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
收起回复
赵才莲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2024-10-18 11:08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赵才莲 : 谢谢 问好
2024-10-19 23:12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 感谢赏评鼓励。遥祝您秋祺!
2024-10-19 23:32 来自安徽 回复
兰花花开 : 点赞点赞
2024-12-4 15:35 来自安徽 回复
义夫义 回复 兰花花开 : 谢谢鼓励,遥祝冬祺!
2025-1-19 23:30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10-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老辈人自古口口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安徽省泾县就是一个山青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宜人,六畜兴旺的好地方。早在西汉时期置县,就是江左名县了。而且“泾县”这个县名,沿用至今未改。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感谢提句鼓励,遥祝秋祺!
2024-10-19 21:0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10-1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挣钱,泾县了。”有意思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呵呵,这句话在我小时候就听长辈说过。
2024-10-19 21:04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4-10-18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白象与青狮它们俩共同化作了两座山脉,像一对巨大雄伟的天然“门神”,分别屹立雄踞在泾县城的北大门囗~青弋江大河的两畔,永远忠诚地守护着古老的泾县城。
收起回复
义夫义 : 是的,据民间传说:泾县北大门的狮子山、象山就像一对门神,永远镇守着泾县城里的风水、财产、安全与吉祥。
2024-10-19 21:07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21: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老师欣赏鼓励!
遥祝各位老师秋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21:1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1019211135front2_0_284882_FgyK2F-Dv-tG5KstZAR4rsmqd9xn.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fe4ac84d-98ce-476e-bc22-9444d50f0a73.png
作者简介
实名:张星广
网名:义夫义
原籍: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
现居: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退休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平台及报刋发表数百篇文学作品。
2020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微信艺术创作大赛中,获得散文小说组二等奖。
一介草民,喜欢读书,喜欢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自娱自乐。
性情豁达,热爱生活。
性格耿直,不忘初心。
人生充满正能量!

59cf9307-a62e-4b85-bdc9-cc8bb0db7d41.png
269b026b-5bd8-455b-9bb8-77e5b1cbb565.pn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泾县在三国时,曾为吴国主战场,如孙策生擒太史慈于东山,晋时宣城内史桓彝手下俞纵,与叛军苏峻手下韩晃在兰石力战而死,桓彝兵败被杀。隋时左难当大战辅公祏于幕山。清咸丰时期,泾县成为清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近现代,泾县成为皖南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厚岸双花园建立中共泾县第一个党支部。1934年方志敏率领的抗日先遣队途经茂林、桃花潭、查济。1938年7月至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进驻云岭。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于泾县茂林镇。

泾县物产中以宣纸最为有名。泾县作为宣纸原产地,宣纸制作技艺被列为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泾县南华电机1987年荣获部优产品,现已进入国内外市场。宣笔、后山剪刀、云岭烘片糕颇负盛名,章渡酱菜、桃花潭酒也正在积极恢复原有的品牌。另有茶叶涌溪火青、汀溪兰香历史悠久,回韵悠长。

泾县居民大多聚族而居,西及西南乡为吴氏、查氏、翟氏、万氏、包氏,东乡有朱氏、胡氏、洪氏、县城及北乡有赵氏、王氏、郑氏、曹氏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或显于科举,或长于商贾,其中有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王稼祥;清著名书法家包世臣,有在中国现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瞩目成就的“茂林三吴”:丹青巨匠吴作人,文学泰斗吴组缃、书法大家吴玉如;有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质勘探专家翟光明,中国工程院院院士、核化学工程专家朱永(读:jun),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化学家、“建议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微分动力系统研究的专家文兰;有当代著名作曲家朱践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等等,他们成为泾县人的骄傲。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2 2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