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6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6-2-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唐箕形砚
唐代文房用具。石质,淡灰色,箕形,通体素面,长16.9厘米,宽12.9厘米。砚堂平面倾斜至前部,脑为圆弧状,砚底前与砚池近平,后置条状梯形两足。箕形系唐代砚台的常见形制,1986年5月原贵池县高脊岭乡港西村港西队出土。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文房用具作为文人墨客日常书写、绘画的必需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其中,唐箕形砚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唐代文房用具中的佼佼者。
一、唐箕形砚的形制特点
这款唐箕形砚,石质淡灰色,整体呈箕形,长16.9厘米,宽12.9厘米,通体素面,无过多装饰,却透露出一种简约而不失高雅的气质。砚堂平面倾斜至前部,这样的设计使得研墨时墨汁能够自然流淌并聚集于砚堂前部,便于文人取用。砚脑部分呈圆弧状,既符合人体工学,又增添了砚台的整体美感。砚底前部与砚池近平,后部则设置了条状梯形两足,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得砚台放置更为平稳,同时也便于文人在书写或绘画时调整砚台的角度。
二、唐箕形砚的历史背景
箕形砚是唐代砚台的常见形制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隋唐之前。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箕形砚出现在东魏时期,而唐代则是箕形砚最为流行的时期。唐代文人墨客对砚台的要求极高,不仅注重其实用性,更追求其艺术美感。因此,唐代的箕形砚在制作上极为讲究,选材精良,工艺精湛,成为了当时文房用具中的精品。
此外,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也为箕形砚的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文人墨客们常常以拥有一方精美的砚台为荣,这也推动了砚台制作技艺的不断发展。
三、唐箕形砚的文化价值
唐箕形砚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唐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作为唐代文房用具的代表之一,唐箕形砚也见证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唐箕形砚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对唐箕形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砚台制作技艺的发展历程。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