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王安石与池州之缘
池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千载诗人地”,王安石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多次到访池州。王安石在池州期间,被当地的山水美景所吸引,创作了不少诗篇,据不完全统计,王安石在池州所作的诗至少有四首,与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是《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九华山的雄伟与神奇,表达了对其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二是《和王微之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杜牧之》。此诗通过对齐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李白、杜牧等前人的追思,展现了池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
三是《次韵和吴仲庶池州齐山画图》。从对画作的欣赏入手,描绘了齐山的岩石、胜势等,体现了齐山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四是《送逊师归舒州》。虽未明确提及池州的具体景物,但从舒州与池州的地域关联及送别之情等角度,也可视为与池州相关的诗作 。
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其二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人开篇就以“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表明自己与九华山的亲近之感,随后通过回忆曾经在秋浦北望九华山的经历,如“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描绘出九华山在月光下如镜面般光洁、与江堤相互映衬的美景,展现了九华山的清幽与秀丽,表达了对其由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中以“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等句,将九华山比作德泽天下的九皇,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而“归欤岩崖居,料理带与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望,希望能在山中过着与自然为伴、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
“我初勇一往,役世难安恬。浪荒不走职,民瘼当谁砭”,诗人反思自己当初怀着满腔热血入世,却难以安心于世俗事务,对自己未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关心民生疾苦而感到自责和愧疚,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诗人认为“男儿有所学,进退不在占。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体现了其对传统功名观念的超越,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是否在朝堂上获得功名,而在于能否坚守自己的内心和志向,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从“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钳”以及“子语实慰我,宁殊邑中黔”等句,可以看出诗人与平甫之间的诗歌唱和以及平甫的话语对诗人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在与友人的交流中寻求心灵的共鸣和支持.
当时池州至少有两任州守与王安石关系密切,一个是吴中复,另一个是王哲。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礼曾任池州军府事判官僚属,王安石三妹婿沈季长是池州贵池主薄沈播的次子。王安石作有《贵池主薄沈君墓表》。
王安石等众多文人墨客的到访和创作,丰富了池州的文化内涵,他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对池州当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激励着后来的文人学士投身于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使得池州的诗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