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8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2-3-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奶奶救救我!我在外地出差,鬼迷心窍地跟朋友去嫖娼了,现在需要交20000元罚款,超过时间要拘留,这事千万不能其他人说,否则我就不活了……” 
 
 
 
 
 
 
 
真实案例 
 
近日,池州市多名群众接到类似电话对方自称“孙子”或“孙女”,称自己外出后涉嫌违法犯罪或突遇意外事故,如不按时交纳罚款、赔偿款等就会被处罚或报复,让老人准备几千到几万元不等现金备用,若老人同意了便会有一名自称“民警”人员再次与老人联系,约定交纳罚款的金额及时间地点,待老人拿着钱赶到约定地点时再安排一名“车手”取现 
 
 
 
 
 
 
套路很简单,但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防骗意识不强,“隔代亲”的心理特点,伪装“孙子”“孙女”声音来电,捏造各类理由恳求老人交钱,截至目前全市已有数位老人被骗。 
 
装“孙子”诈骗套路 
 
第一步:  寻找目标对象,锁定高龄老人诈骗分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高龄老人的个人信息,往往会选择孙子、孙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利用“隔代亲”的心理特点实施诈骗。 
 
第二步: 伪装“孙子”“孙女”声音来电诈骗分子在掌握老人的信息后,会伪装孙辈的声音,由于高龄老人对声音辨识度比较差,故而听到对面喊“爷爷”“奶奶”以及孙儿的小名时,便放下戒备,不会产生过多怀疑。 
 
第三步:  捏造各种理由,迫在眉睫急需用钱诈骗分子会通过各种比如“车祸需要医药费”“打架需要赔偿金”等各种紧急事件为由,营造紧张的氛围,并会以“别告诉爸妈”“怕爸妈责怪”等理由,阻断老人与家人沟通,并且催促老人尽快将钱转交给自己的“朋友”或“警察”,而这个所谓的“朋友”“警察”就是诈骗分子本人或同伙。 
 
第四步:  提前告知老人如何取钱话术诈骗分子会提前教老人相关话术,应对柜面转账银行人员提问资金用途,防止银行工作人员察觉骗局。 
 
警方提醒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1、询问亲朋好友核实老年人遇到难以判断真假的事情时,切勿急于作出决定,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的,都应先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接听电话后核实来电人的身份;如声音无法辨别,可用亲友小名、生活习惯等较私密的问题提问验证。 
 
2、身边人提醒老年人的家属一定要定期向老年人宣传反诈知识,提高老年人识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老人独自慌张转账的,务必向其本人及其家人多加核实,或联系辖区派出所共同处置。 
 
3、及时报警求助如不慎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提供对方收款账户等关键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止付冻结操作,及时拦截被骗资金,尽可能挽回损失。 
 
 
 
来源:青阳公安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