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6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8-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郑桓公的借刀计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周朝,天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土地和百姓。其中,有一个郑国,国君是郑桓公,他是个特别有想法、特别聪明的人。
那时候,郑国周围有一些比较强大的部落和小国家,比如虢国和郐国(kuài guó) ,它们常常仗着自己有点实力,时不时地骚扰郑国边境,抢夺郑国百姓的粮食和财物,让郑国的百姓苦不堪言。郑桓公一直想找个办法好好整治一下他们,可又担心直接出兵攻打会损耗郑国的兵力,还不一定能取得胜利。
有一天,郑桓公把他最信任的大臣们召集到一起,商量对付虢国和郐国的办法。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直接派兵打过去,有的说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攻打,但这些办法郑桓公都不太满意。
这时,郑桓公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借刀杀人。他心里琢磨着:“我不能直接和他们正面冲突,得借助别人的力量来除掉这两个心头大患 。”
于是,郑桓公开始行动了。他先派出了几个机灵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分别前往虢国和郐国。使者见到两国的国君后,恭恭敬敬地献上礼物,还传达了郑桓公的“友好”问候,说郑国非常仰慕他们国家的强大,希望能和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两国国君看到送来的珍贵礼物,心里都乐开了花,觉得郑桓公对他们挺尊重,也就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
过了一段时间,郑桓公又在郑国都城举行了一场特别隆重的仪式。他让人在广场上摆上了高大的祭台,台上放满了丰盛的祭品,然后把郑国的文武百官都召集过来。在众人面前,郑桓公拿出了两份事先写好的“委任状”。一份上面写着,任命虢国的一位重要将领为郑国的高官,另一份则是任命郐国的一位大臣为郑国的重要官职。不仅如此,他还在广场上划出了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宣称这是要赏给这两位“即将为郑国效力”的人的。
仪式结束后,郑桓公故意让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很快,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虢国和郐国。两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他们心想:“这还得了!我们国家的大臣和将领竟然要背叛我们,去给郑国效力!这绝对不能容忍!”
虢国国君立刻下令,把那位被郑桓公“任命”的将领抓了起来。将领大喊冤枉,可国君根本不听他解释,盛怒之下,直接就把他给杀了。郐国国君也是一样,毫不留情地把那位所谓要“背叛”的大臣处死了。
这下,虢国和郐国可乱了套。被处死的将领和大臣在两国都很有威望,他们的部下和亲朋好友都感到十分愤怒和不满。一时间,国内人心惶惶,大臣们互相猜忌,军队的士气也一落千丈。
郑桓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两国的动静,看到这个情况,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他果断地派出郑国的精锐部队,兵分两路,分别向虢国和郐国发起了进攻。
虢国和郐国因为刚刚经历了内乱,国内一片混乱,根本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士兵们士气低落,将领们也人心不齐,根本抵挡不住郑国军队的猛烈进攻。
郑国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突破了虢国和郐国的防线,占领了大片土地。这两个国家的国君这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中了郑桓公的“借刀杀人”之计,可是已经太晚了,只能后悔不已。
这场战争结束后,郑国的领土扩大了不少,百姓们也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郑桓公的这个“借刀杀人”的计策,也在各个诸侯国中传开了,大家都对他的智慧佩服不已。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遇到困难和敌人的时候,不一定要自己直接出手,有时候巧妙地借助别人的力量,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啦。不过,可不能用这种方法去做坏事哦,要把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