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9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0-10-1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我的父亲不仅为集体宵衣旰食,也为我们十口之家宵旰忧劳,尝尽酸甜若辣。在那贫穷的年代,我们家人口多,劳动力少,挣工分就少。生活时常拮据,有时甚至无煤油点灯,无盐炒菜。父亲就打起我和兄长放牛在荒山上捡来的死树桩的主意,起高早挑到贵池城里去卖,回來还要赶工分。
父亲挑一百四五十斤柴火,在那时还不到两尺宽,二十多里高低不平的羊肠小道上奔走如跑。当时我只有十一二岁,挑三四十斤柴火跟不上父亲,父亲怕我挑累了,多次放下担子回來接我的担子。
望着父亲沾满山里雾气露珠的脸颊,以及汗水打湿的上衣,我只能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替这个家分当一点重担!
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七十年未,八十年代初,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我们家十口人种田地的重担又落到了当时年巳过半百的父亲肩上。
随着儿女们慢慢长大,父母又操心儿女成家立业的事情。成家首要条件就是房子。那时,我们居住的房子还是父亲成家时土墙茅草屋,虽经过多次扩建,仍是土墙草顶。春天,遇到狂风暴雨,屋内成了酱油坊。雨停了,家里还在下小雨。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去不复反了。这要感谢共产党的领明英领!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广大民众过上了做梦已没有想到的幸福生活!
我们全家人经过打拼,于一九八三年盖起了六间瓦房。盖房子父亲又吃了不少苦。当时农村没有机动车路,打屋脚的大石头,砌墙的青砖、土坯、石灰、木料等建筑材料大部分都是父亲一担一担挑到屋基场地上的。
扁担压垮了父亲的身躯,过度劳累摧残了父亲的身体。
在父母亲精打细算的操劳下,我和老大、老三相继成了家,尔后大妹小妹又先后出了嫁。
正当我们家的日子苦尽甘来时,2000年年底,在一个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的下午,我的传呼机突然叫了起来,原来是兄长呼来的,当时,我正在里山白沙村郭庄油漆家具,我立即放下手中活,骑着自行车,火速跑了四五里路到白沙铺小店打通了兄长的电话,兄长用沉重地语气说:父亲近几个月来吃饭老打嗝,肚子有点不舒服,他便带父亲到县医院做了胃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医生说父亲患得是胃癌。
当时我听到胃癌两个字,我的脑子就像五雷轰顶,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放下电话,没精打采地骑着自行车跟做工的那户人家打个招呼,连夜骑着自行车跑了三四十里路赶回家。
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怕县医院误诊了,第二天一早我又带着父亲到地区医院做了胃镜,结果如出一辙。
医生说我父亲身体瘦弱,又是晚期,没有做手术的必要了,他爱吃什么就买给他吃。听了医生的话,我悲痛欲绝,不知如何是好?
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悲痛的注视着父亲那历尽沧桑,满脸皱纹的面容,他仿佛苍老了许多,稀疏的白发,颧骨突出的脸颊和那双勤劳粗糙的大手。此时我的悲伤和愧疚涌上心头,我们儿女对父亲关心太少了,太少了。我真想躲到角落大哭一场。
我那饱经风霜,历经苦难的父亲啊,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没有享受过一天清福。
在父亲弥留之际,母亲还给我们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往事:
在一九五一年参军前,父亲本是馒头山煤矿的一名工人,他不仅自己踊跃报名参军,还说服同村同在煤矿做工的周氏青年一道报名入了伍。但周氏青年在贵池大渡口集训时,趁机偷偷溜回家,躲在屋后面的山上,脱下军装,藏好枪支,鬼鬼崇崇被家人发现,再送部队,部队不要他了。但他后来在馒头山煤矿与铜陵合并时举家搬到铜陵去工作了。他们夫妻早已退休了,在家含饴弄孙了。
时过境迁,想着我的父亲要是没有参军,可能也就随煤矿企业去了铜陵,(当时我父亲比周氏青年还高一级工)。就是兢兢业业的以工人的名义退休了,老来也能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繁荣昌盟的好日子,一切都有可能。
母亲讲这个往事,不知是对当逃兵者的谴责还是对父亲无私奉献的褒赞!
父亲在检查得了重疾,到他永别我们只活了三个多月。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儿女们悉心照料,买了他从來没有吃过的东西。刚开始他还能吃点,后来吃什么就吐什么,直至最后连喝水都吐。
父亲被病魔折磨的脱了形。看着父亲骨瘦如柴的身躯,子女们泪如雨下,但从未听见父亲叫苦叫痛,慈父在于病魔顽强搏斗一百多天,于二00一年农历二月初十早上九时许,躺在我的怀里安祥地走完了苦难的一生!
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我终身的遗憾。
父亲,您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
父亲生前很少照像,这是2001年正月初六,我们孪生兄弟包了一辆出租车,带他和母亲在贵池城里旅游一天。并在姚总理铜像傍请摄影师傅照了一张像,另外还有一张身份证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