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034|回复: 7

灯火可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小时候,家里很穷,打不起很多煤油,父亲就让家里夜晚只点一盏煤油灯。
      冬天来了,吃晚饭都是很晚,东厢房的门口边有一扇窗,先是点上马灯照亮全屋,等大家都坐进火房,吃好晚饭以后,再把马灯换成小小台灯。
      过去家里有一盏台灯,灯盏全身是用厚玻璃做的,中间有个油鼓鼓,还有个锥形灯脚,灯盏上面是灯罩。灯盏头是用铁皮制成的,头中间有个蛤蟆嘴,嘴当中有个像舌头一样的灯芯柱,旁边有个能升能降的扁齿轮。灯芯柱与扁齿轮相通,可以通过转动扁齿轮,调节灯芯的上下高度。灯芯是由棉织物织成的扁形带子,在灯芯柱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灯光的大小,扁扁的灯芯吐长了,灯就亮,缩进了,灯就暗。高高的灯盏脚,鼓鼓的灯盏身,就像女人的裙摆和丰乳,灯盏头与浑身是玻璃的灯盏身有螺旋紧紧相连,四边树起的弹性舌片,拥抱衬托巨大的灯罩。灯罩是用薄玻璃做的,中间也是鼓鼓的身子。夜晚,看到奶奶父母亲要用两个手,端起台灯走路,一手握着灯盏全身,一手扶着灯罩,不然玻璃灯罩容易倒下,掉在地上摔坏,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灯罩摔坏了,父亲就不买灯罩了。为了还是用原来台灯,看到扁扁的灯芯柱缩在哈嗼嘴里,没有灯罩更不亮,父亲就把哈嗼嘴去掉了,还有周围四个舌片。这样浑身油乎乎的的灯盏全身,晚上看上去,真的就如穿着裙子的老婆婆,一个上了年纪和蔼可亲操劳过度,浑身穿着旧衣服的农家老妇人。
      东厢房很小,在容下-方火炉之下,只能摆下一张床,一张很小桌子,一个不高的碗橱,小板凳都挤在地上了。一盏台灯摆在桌上,靠近火炉边,又靠近床边。东厢房特别温暖,与父亲围坐在有灯火下的火炉边,听他告诉奶奶明天想要做的事。父亲当队长时期,晚上总有话告诉奶奶:“明天早上吃过饭后,中午就不回家吃饭了,早上出工时要帶上中午饭。”奶奶早上就点灯早起做饭。听父亲告诉母亲,明天一班妇女要做什么事,母亲总是选生产队里最重最脏的活,做最吃苦事,多挣工分。不管冬天围炉夜话到深夜,妈妈总是坐在灯火之下,在一边做我们孩子们过年穿的新鞋。冬天的夜晚很长,台灯的灯火慢慢矮了下去,灯光照不亮房间。母亲向台灯灯火前挪近时,我总是听到母亲向父亲无奈地说:“把灯火光调亮些点。”调节台灯的扁齿轮坏了,父亲转不动灯火芯时,母亲就说:“要把灯火芯挑一挑,看不见手中的针线脚了,可到半夜了啦?”母亲只好亲手用针挑起灯芯线。那时没有钟表看时间,只有父亲先看挂在东厢房门口的历书,看看是农历什么日子,再走出后门到晒场上,看看天上的北斗星在那个方向,又看看月亮在那个位置,是半园的还是不园的,回房告诉母亲,大致估猜到半夜了,母亲才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奶奶等大家都上床睡去了,才息灭台灯的灯火,掩上火炉中的火灰,放上木栅栏,再放上我们小孩子们的衣服烘着,为了第二天穿上身更温暖。东厢房是全家人烘火取暖的地方,也是夜晚灯火下我听到奶奶和父母亲说话最多的地方。
      有好几年,是隔壁住的姨爹当生产队长,父亲没当队长时期,晚上生产队收工,天漆黑前,父亲就从隔壁家先明爸爸(姨爹)那里知道明天要做什么事了。村里在水泵房发电以后,一盏像小瓠子的钨丝灯就吊挂在火炉上方,灯上套着一个像玫瑰花展开的花瓣罩,向下盖住光线,用以收集光亮。秋冬天吃过晚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坐在灯火下,更多的时候,是父亲先坐在火炉边灯火下,家里人才慢慢围在火炉边。奶奶总是最后一个人忙完灶前的事情以后,顺便打来锅中余火焐热的水,给自己的儿子(父亲)洗脚用,父亲就在灯火下洗洗脸和脚。母亲端着父亲的洗脚水走了,又在漆黑的西厢房里自己洗洗以后,也端着装有针线活的团牢,坐到东厢房灯火之下。我吃完饭洗了脚,也喜欢坐在灯火下大人们之间,听大人们说话。父亲的话最多,问的话也多,问奶奶明天煮饭的米可还有,还能吃几天,奶奶像是想起什么,过一会就说,还能吃几天。我们家是生产队里超支最大的一户,米吃完了,生产队都还没有称粮,父亲就对面前做针线的母亲说:“生产队里应该过两天就称粮食了,蹲上和后面大菜园的山芋都挖完了吗?还够全家吃几天?”奶奶答应话也多,接着说:“楼上还有北瓜(南瓜),这几天就煮北瓜粥吃,还能对付吃几天。队里分的苞芦,没有吃掉,还剩下点苞芦,明天我磨点粉,煮南瓜苞芦羹也能对付几天。”灯火下,常常听到奶奶和父亲俩个人,为了明天全家的吃饭问题,对上许多话,你一句我一句,算计着全家人的吃饭有没有。说到了今天,还有谈起苦难的过去,母子俩总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故事。母亲很少接话,一声不响的在灯火下做着针线活,父亲不问她,她也不说话。有时候,拿着手里做的鞋放在我们孩子们的脚下比着大小,与我的脚比的最多,也求父亲帮着比划,那个人脚长得快,那个人脚长的慢,比去年多加多大一点。
      冬天夜里,东厢房灯火下,晚上渐渐来了许多村里人,电力不足,各家各户灯火拉上许多,灯火也暗下去很多。奶奶坐在了靠近炉火边床沿,母亲也坐在火炉外边去了,灯火下火炉边围上了村里人,有大人和我同龄的人,更多是比我大一点的喊哥哥的。有同宗的海珠姨爹家的,有小忠大伯家的,有小良大叔家的,还有陈姓金炉哥希烈哥文明哥,挤满了整个东厢房,大家你说我笑,说着生产队里的奇闻趣事,还有各家各户的千奇百怪的事。夜深了,灯火又亮了起来,许多人家都睡下了,只有我家东厢房里的灯火还亮着。过年的时候,父亲像是做一件特别上心的事,轻轻巧巧用小板凳垫起脚,先是把引进东厢房的灯火线上灰抹去,再擦洗灯罩和灯头(泡),先抹去灯头上的罩上灰,又把灯头也解下来,放在脸盆中的清水里浸一下,再慢慢擦去灯头上的灰。灯头上像是巴住什么东西,动作非常轻巧,比擦洗自己的身子还仔细。过年三十晚上,灯火又亮了很多,听到母亲对着灯火说:“今夜灯火真亮,平时有这么亮,就不难误我的眼睛了,做鞋好看多了。”正月还在过,父亲就说:年前立春已过,三九四九又过,又一个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天气要热起来了,往后晚上到堂前大灯下吃饭去吧。
      老屋里充满着过去整个家庭的欢乐和艰辛的往事,老屋东厢房灯火下留下许多家人温馨的画面和丰富的故事。想起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小时候,夜晚灯火下没有书读,但听到了奶奶和父亲,还有村里人讲出的许许多多故事,它们胜过我读过许多的书。全家大大小小一家七口人,挤挤一堂,热热闹闹,生活在一间屋,冬天晚上呆一间房。一盏灯,一盏灯火,一盏灯下,家人都在,亲人同在,灯火可亲,最是冬季里温暖相伴的景致。

台灯

台灯

槽门边老屋

槽门边老屋

老屋东厢房

老屋东厢房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0 11:5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亲,之情,至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0 12:3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0 18:4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人围座在一盏灯下,于亲人同在,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这才是一家人幸福的时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1 05:2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盏煤油灯,被你整成长篇大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1 12:25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的地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1 13:1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起一句话: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5-3-31 13: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房子外墙下半截可以翻新如旧,上半截不要动,那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4-19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